圖/游智光
文/星雲大師
提問十三:師父對我們這麼好,如果聽到外面有人在批評佛光山,我們這些親屬、爸爸媽媽們,應該怎麼回應他們?
大師:這你們沒有辦法,我們只有忍受。但是這也不是不好,會增加我們的功德、福德。也不一定是佛光山,釋迦牟尼佛從創立佛教到今天,給多少人批評毀謗,他不是還是釋迦牟尼佛嗎?從四十年前佛光山開山到現在,受到的批評毀謗很多,但是我們也沒少一塊什麼嘛。
沒有黑暗,就不會有光明,沒有罪惡,哪裡會有善美?沒有壞人,怎麼會有好人呢?這個世間是一半一半的,好人一半、壞人一半,批評毀謗佛光山的、讚美擁護佛光山的,都是一半一半吧。不過現在算起來,說佛光山閒話的,也恐怕不到十分之一了。現在有這麼多的親家護法,你們從旁協助消除批評,也會有很大的貢獻。
一般會批評佛光山的人,都是因為不了解,都是基於一種錯誤的認識,本山也不太去解釋那許多問題。例如,有人說「政治和尚」,你們聽過嗎?我們自己是不知道哪裡政治了,但是我們不能不關懷社會呀!經常地,政府要來查我們的稅;常常地,我們的沙彌才長大,政府就叫他去當兵。那麼要選舉了,你說我們能不去投票嗎?不能投票,是犯罪的人才被「褫奪公權」,但是我們沒有犯罪啊!所以,佛光山的人去投票,報紙刊登說:「你看!佛光山的政治和尚。」唉!這個帳很難說。
還有說:「佛光山死要錢。」講這句話的人,你可以反問他:「請問,你給佛光山多少錢?」很簡單,據我的經驗,說這個話的人都是沒有給過錢的。
佛門親家 護法護教
提問十四:請問大師,我們應該怎麼樣做好一個佛光親屬?
大師:大家參加佛光會做會員;大家看一份《人間福報》;當地有別分院的,一個禮拜、多少時候,偶爾去跑一跑、走動一下;一年當中,上山來看看你的兒子、女兒一次;佛光山的出版物,有時候也研究、研究,你們也要升級,將來可以成為檀講師;左右鄰居有一些年輕的人,可以鼓勵他來讀佛教學院,我們的叢林學院是不收費的,要出家、要在家也悉聽自由,一點都不勉強。
你們對一些問題不太了解的,歡迎寫信到傳燈會、都監院,都會給你們滿意的答覆。
假如你們家庭裡面有各種喜喪婚慶的事情,不必客氣,找就近的別分院為你們服務。只要是你們的同宗、你們的家人、你們的子弟在這裡,你介紹來的學生、朋友等等,都會受到厚待的。
不過,今天在這裡發一個牢騷給你們聽,你們的子女在本山,他對常住的看法和家庭不一樣。比方,我知道這一個徒眾的父母要來了,我說請他到什麼地方吃飯,他說:「不必、不必,我們在下面的香光亭、果樂齋用餐就可以了。」他好像很怕父母來沾光常住。
相反地,假如現在我要到你們的家裡去了,這一個徒眾就會告訴你們:「爸爸趕快買汽水,媽媽趕快炒米粉,師父來了、師父來了。」這叫分別心,怎麼這麼強烈啊?我希望你們的子弟也能可以勇敢地跟我說:「師父!我的爸爸、媽媽來了,今天請你陪他吃一餐飯。」他有這樣的勇敢就非常好。
在座的徒眾,你們聽了,要認真地去思考。我這一生看淡世間人情,這種分別是沒有道理的。
封山封人 不忘教育
提問十五:最近新聞都在播報說師父要「封人」了,我想我們佛門的親家一定很擔心,將來我們想看看大師,怎麼樣才能夠再看到大師呢?
大師:佛光山開山三十周年的時候,曾經宣布對外「封山」三年的時間。出家人有的會說:「我要修行、念佛、靜坐、閉關。」一閉就是一年、二年、三年,甚至十年、八年的都有。我也閉過關,但是現在「封人」和「閉關」不一樣,封人並不是用紙條把我封起來,不是用鐵鍊把我鎖起來、關起來。「封人」就是說,我不要公開地到外面去講演、應付。對於子弟的教育,對於親家的來往,和過去還是一樣的。
小型的聚談、相會、相約可以,但是叫我去哪個大學講演、到哪個公共場所講個什麼專題、開個什麼討論會,大概我是不容易參加了。
明年還沒有封人,我要到世界各個地方鼓勵、鼓勵一些在各處勤勞、努力的徒眾。以後,半年的時間常住佛光山,另外半年就到一些重要的別分院,以及到大陸政府准許我恢復的祖庭大覺寺。那是我過去出家的寺廟,已經把它重新蓋起來,所以可能還要有幾個月的時間住在那裡。總之,人老了,走不動了,就休息、休息。
在台灣,常常有些人說:「外省的豬,滾回去!」這個不好聽,罵得我們很傷心。難道我們在台灣的貢獻少了嗎?一定要趕走嗎?要遷單嗎?
前幾天在中壢,吳伯雄先生為已經過世的父親成立獎學金,也要我去替他頒發。我很高興,就從佛光山專程到中壢。讓我想到五十七年前,二十三歲來到台灣的時候,沒有人要收留我,就是這一位老先生幫助我在台灣住下來的。那時候,他也不是很老,他的名義是警民協會會長,就帶我去報戶口,不然我在台灣也住不下來,必定是被趕了走的。
換句話說,因為他幫忙報戶口,我才住下來,否則今天也不曉得飄泊到哪裡了。假如說我對台灣的佛教有些許貢獻,我覺得這位老先生的貢獻最大。所以,對他,不要說跑到中壢頒發獎學金,跑得再遠,我也義不容辭。
提問十六:最後我們很感謝大師對所有出家子弟的教育跟栽培。除了剛才師父說希望親家們能夠參加佛光會、訂《人間福報》,大師還有沒有希望我們親家、父母親們能夠為佛光山做些什麼?
大師:常常相會。現在佛光山辦朝山團,你們就鼓勵人來朝山,自他都有功德。當然,幫忙推動人間佛教,也要了解人間佛教,人間佛教能助長社會每一個人家幸福、美滿、安樂。
永融法師:中午在雲居樓一樓有午宴,要宴請所有的親家。
大師:哪裡什麼宴會?便當吧?不過,「莫嫌佛門茶水淡,僧情不比俗情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