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析】植物與性別

文/蔡昱萱 |2024.08.21
247觀看次
字級

文/蔡昱萱

學校人文學院外那兩棵垂掛玲瓏白花的樹,名叫「女貞」,又名冬青木、白蠟樹,是適應低溫且耐陰耐旱的常青樹。命名典故出自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此木凌冬青翠,有貞守之操,故以貞女狀之。」

古代中國有個傳說,有一位名叫貞子的婦人,她的丈夫因為國家大舉徵兵而不得不離家,貞子鎮日等待丈夫歸來,哭倒在冬青樹下。十六世紀的朝鮮半島深受朱子學說影響,也漸漸發展出和「女貞」相近的價值觀,朝廷甚至會賜予恩賞。當時廣為流行《列女傳》,甚至傳入了日本。

現代也有不少將性別置入自然界的文章、歌謠,如爸爸像大樹為家人遮風避雨,或是像一座山扛起責任云云。山和樹,皆被人們汲取「屹立不搖、保護、高大」等陽剛特質,廣泛性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卻少有「男」字融入植物名的案例。

然而,指涉女性、以女性容貌作為花的俗名,則不勝枚舉,如虞美人、美人蕉、仙女木和天女木蘭等。看似與人文領域無關的植物界,實然從命名中保留了以男性為中心的性別想像與定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