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踏查】舊山線巡禮:勝興車站 文/吳權昊 |2024.08.21 語音朗讀 27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站長室仍保留舊日風貌。圖/吳權昊海拔最高點石碑。圖/吳權昊 勝興舊名「十六份」。圖/吳權昊以舊山線鐵道自行車聞名的勝興車站。圖/吳權昊 文/吳權昊勝興車站是近幾年來以「舊山線鐵道自行車」聞名的老車站。早期因附近有濃密的樟樹林,樟樹砍下來後加工蒸餾樟腦,十個腦灶稱「一份」,共有一百六十個腦灶,因此被稱為「十六份」,光復後更名為「勝興」。車站附近群山環繞,當地有一神祕傳說:堪輿學家認為車站被九座山包圍著,山形類似老虎頭,屬於虎穴的風水格局。一九一三年興建車站時,因擔心鄰近大湖、泰安的原住民反抗日本殖民政府,於是在車站的屋簷做了八卦、虎牙、鋸齒、尖茅形狀的裝飾。 月台邊有一長條形石牌,上面刻著「台灣鐵路最高點海拔四零二點三二六公尺」、「基隆起點一六四公里五九九點八公尺」。以前縱貫線的火車從台灣最北端基隆車站發車行駛到勝興車站,因此地多山與丘陵,是當時縱貫線海拔最高的車站。隨著時代演變,鐵路運輸需求增加,原有較陡且彎曲的單軌坡道已不敷運能需求,政府因此規畫並興建了新山線雙軌鐵道。新山線在一九九七年完工,最後一班車次一六七的南下平快車,在隔年九月二十三日晚上九點十分駛離勝興車站後,堅守工作崗位數十寒暑的末代站長與站員們,在車站前合影留念。縱貫線火車從此改道新山線,而這條一九○八年通車行駛至一九九八年的鐵道路線,則被稱為「舊山線」。勝興車站整體以福州杉為建材,上下開的長型窗戶,外壁是以一片片橫向木板鋪設而成的雨淋板,波浪狀外觀富有層次感,同時可防止雨水滲入讓室內乾爽舒適。進入車站,時光彷佛倒轉回上世紀四十年代:傳統的人工售票窗口上方掛著手寫的「上行下行火車時刻表」、候車室長條形的木製座椅,彷彿隨時會有位老站長從左右推拉木門的站長室出來,手持剪票夾站在木製驗票柵門口旁,一邊為乘客驗票一邊閒話家常。勝興車站作為曾經的三等站,當地的木炭、樟腦油、香茅油等貨物都以此為轉運站,肩負著當地的經濟重擔,也是台灣山線火車南來北往川流不息的中繼站,現在則是肩負鐵道文化保存的懷舊車站。 前一篇文章 【書藝心語】失敗又怎樣 下一篇文章 【歷史點滴】戒嚴時期的台灣禁歌:〈何日君再來〉(上)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05【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6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7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08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9牽動數代玩家青春 瑪利歐迎40歲2025.09.1110全球最長航線將開通 至少飛26小時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美哉斯土】畢律斯鐘樓傳大愛【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揚州鑑真圖書館‧美術館【書藝心語】相遇【遊藝筆記】蘇東坡的定惠院海棠【香火傳承】三代祖師與德化龍湖寺【寬鼎畫語】飄浮‧海洋 作者其他文章【走過歷史】驚鴻一瞥蒸汽火車【生活快門】希望旺來【生活快門】唯有和平【生活快門】 平心靜氣【文化印象】剝皮寮歷史街區【生活快門】留住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