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沛蓁
文/季山
平時大家都到哪裡買衣服呢?是連鎖商店?市場?還是網路購物?在更早以前,台灣的「成衣」產業曾經一度蓬勃發展。那時除了普通民眾外,大明星們也會出門選購衣服喔!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位於台中市的「鹿寮成衣商圈」。
台灣七O年代,隨著社會發展和衣服布料的加工需求,成衣產業開始興盛起來。所謂的成衣,就是指商人大量進口布料,運送到自己的工廠,用機器快速生產衣服。這些衣服被製造出來後,會被裝箱送進店面,出售給一般民眾挑選,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商家聚集的成衣商圈。
當時,全台三大成衣商圈之一的「鹿寮成衣商圈」就是這樣出現的。衣服被製造出來後,工廠會將衣服裝箱,放上小發財車,送進滿滿都是人潮的店面。當時,很多衣服還沒送進店裡就已經被客人預訂光了;沒有被預訂的衣服,一上架也會被搶購一空。工廠不停生產,店面不停交易,工人們日夜不停的工作,吃睡幾乎都在工廠裡,一刻都停不下來。說來簡單,聽來震撼,但這就是鹿寮成衣商圈曾經的榮景。
只是時過境遷,隨著工廠外移、民眾需求減少,穿衣品味也逐漸轉變為精緻、個人化風格。成衣產業開始縮減,鹿寮成衣商圈逐漸冷清,現在的成衣店大多只剩下「開興趣的」老闆,以及接受團體服訂製的店家。
穿越寫著鹿寮成衣商圈幾個大字的地標,小小的街道上,有著店家為了不讓顧客淋雨而建的棚頂。這裡招牌林立卻沒有過度張揚,而是低調的融合街景,頗有日式商店街的感覺。商圈中有幾家小餐廳,但更多的是阿公、阿媽用鐵條推起鐵捲門,櫥窗擺放著假人的服飾店。放眼望去,不難想像當初人潮擁擠的畫面。
「鹿寮的男人很會煮飯,當年我們在做工的時候,他們就在廚房裡煮飯。」老闆娘用鹿寮特有腔調說著。風光一時的商圈雖然沒了往日風華,卻留下了不朽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