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食分開處理 慎防美食變毒物

 |2024.08.08
26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高溫的夏季,食物腐敗速度特別快,沒有低溫保存的涼麵、沙拉、放隔餐才吃的便當;還有些人習慣一次煮一大鍋飯,放在冷藏一吃好幾天。食藥署日前公布食品中毒統計資料,2019∼2022年導致食物中毒的前5大病菌,以諾羅病毒為最大宗,其次依序為「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沙門氏桿菌及腸炎弧菌。

1.諾羅病毒:食物中毒最大宗,極少量就能傳播。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諾羅病毒是一種最常引起腸胃道發炎的病毒,患者通常是生食海鮮,或是吃到受到諾羅病毒汙染的食物而感染。諾羅病毒的特性是只要「極少」的量就足以傳播,有些患者僅是接觸到受汙染的食物或物體表面,再碰觸到自己的嘴巴、鼻子或眼睛粘膜等就被感染。

遭到感染的患者,如果後續接觸到的物品或食品沒有徹底消毒,也會讓諾羅病毒繼續傳播。加上發病潛伏期長達24∼48小時,如果是餐飲服務業者中,有人感染諾羅病毒,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大規模的感染。

2.金黃色葡萄球菌:保存溫度不足易滋生,煮沸2小時才能殺死。

金黃色葡萄球菌常發生在受汙染的乳製品、蛋製品、魚貝類、肉品、盒餐、生菜沙拉及麵包店產品,只要保存溫度不足,就可能讓金黃色葡萄球菌滋生,須持續煮沸2小時才能破壞細菌,且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腸道內酵素也具抵抗力。感染者潛伏期短,平均2∼4小時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通常輕症患者都能靠休息而自癒。

仙人掌桿菌

室溫放太久易滋生

3.仙人掌桿菌:分嘔吐型、腹瀉型,室溫下貯存過久易滋生。

仙人掌桿菌普遍存在環境中,且易透過灰塵或病媒汙染食品,菌體不耐熱,但可能形成耐熱性芽胞,因此餐點若在製備後又在室溫下貯存過久,就有可能使該菌的芽孢萌芽增生,並產生毒素,造成食品中毒。

仙人掌桿菌中毒者可分為嘔吐型、腹瀉型,嘔吐型大多是吃到擺放在室溫太久的米飯或是澱粉製品引起;腹瀉型的患者,多是吃到肉汁、香腸等肉類產品,其餘像是濃湯、醬汁、果醬、沙拉、布丁甜點及乳製品也常被汙染,這類患者潛伏期比嘔吐型長,感染後約6∼15小時才會發病。

4.沙門氏菌:常見於動物性食品、蛋白質高的植物性食品。

沙門氏菌廣泛存在於動物身上,通常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汙染食品。林金富表示,因沙門氏菌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2位,在台灣排名第4。主要導致中毒的食物,如鮮蛋、乳品、畜肉、魚肉煉製品等動物性食品,或是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

5.腸炎弧菌:存在溫暖沿海,常見於生鮮海產,或透過器物傳染。

腸炎弧菌存在於溫暖的沿海地區,在30∼37℃間繁殖速度快,可在12∼18分鐘內繁殖1倍。主要引起中毒的食品為生鮮海產、魚貝類,或受其汙染的其他食品。也可透過菜刀、砧板、抹布、器具、容器及手等媒介物間接汙染食物而引起中毒。

食物徹底加熱

中心溫度需逾70℃

以下為預防食物中毒「5要」:

1.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徹底洗淨雙手,有傷口要包紮。

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

3.要生熟食分開,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汙染。

4.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必須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

5.要注意保存溫度,保存低於7℃,室溫不宜放置過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