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首重潤肺養陰 吃白色食物防秋燥 陳玲芳 |2024.08.07 語音朗讀 108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立秋保養茶飲百合麥冬杏仁茶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立秋時節,食療上可以「養陰」的白色食物為主,如水梨、白木耳、山藥等。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今天是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中醫師提醒,正值成長期的青少年,以及皮膚、呼吸道容易過敏的患者,在此時節要注重潤肺、養陰、防秋燥,「百合麥冬杏仁茶」為最佳養生茶飲。翰鳴堂中醫診所醫師吳文誠表示,秋季養生首重養肺,因為在這個時間點,季節正從酷熱難耐的夏季,漸漸轉往乾燥涼爽的秋天。值此過渡季節,夏季的「暑溼」和秋天的「秋燥」混雜,早晚高溫外,日夜溫差又大,對人們的呼吸道、皮膚挑戰極大。另外,立秋介於節氣上「由陽入陰」的起點,升發的陽氣,至此開始漸漸收斂,也因此,在這個時間進補,較不易上火或發炎,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尤為重要。秋燥乾癢 少吃重口味料理吳文誠中醫師認為,秋季主導的主要病機是外感六淫中的「燥」,又名秋燥,容易侵襲如口鼻、咽喉、皮膚,而產生咳嗽、喉嚨發癢、異物感、皮膚乾等症狀。這些症狀,在新冠後遺症、呼吸道病毒感染後遺症、過敏、慢性咽喉炎的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在病毒感染發炎後,呼吸道會處在水分流失、耗傷津液的狀態,若未休息調養至完全康復,便容易因為節氣的影響而復發,加重原有症狀。針對此類患者,吳文誠建議,食療上可以「養陰」的白色食物為主,如百合、白蘿蔔、蓮藕、水梨、白木耳、山藥等,並且避免吃容易上火、辛香料過重的鹹酥口味與蔥薑類料理等,才能康復得更完整、更徹底。把握時節 改善呼吸道過敏吳文誠認為,春秋兩季正屬陰陽轉換的時期,又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在秋季適時的進補、增重,能讓青少年在來年順利轉骨、更有長高的本錢。在每年立秋至秋分(約八月七日至九月二十二日)這段黃金時期,若能在常見的健脾、益氣、補腎的藥材之外,再適當加入如紫苑、杏仁、桔梗等「宣肺」藥材於轉骨方中,能為來年春夏的身高增長「最大化」創造更多空間。尤其是素有呼吸道過敏、皮膚、便祕、痘痘困擾的兒少,這樣的治療不只針對症狀,在節氣的助力推動下,也提高了「根治」的機率。 前一篇文章 聰明吃冰少熱量 選剉冰配愛玉 下一篇文章 太熱水分補充不足 中風、心梗恐上身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美南平原市大遊行 新州佛光人同樂2025.09.0403斷句。段落。章節2025.09.0404公益音樂會 金蓮淨苑音緣傳情2025.09.0405紐西蘭國防部軍官 參訪北島佛光山2025.09.04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3 2025.09.0407陸93閱兵 中俄朝元首世紀同框2025.09.0408【撫今追昔】台北監獄圍牆與戰俘紀念碑2025.09.0409大豆油墨2025.09.0410環保印刷原則2025.09.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今年百日咳累計44例 近10年新高秋天戴口罩保護呼吸道 別忘補充維生素D與鋅隔夜菜切勿反覆加熱 細菌滋生恐危害健康補充維生素C強健頭皮 多吃芭樂調整皮脂分泌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 作者其他文章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