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首重潤肺養陰 吃白色食物防秋燥 陳玲芳 |2024.08.07 語音朗讀 9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立秋保養茶飲百合麥冬杏仁茶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立秋時節,食療上可以「養陰」的白色食物為主,如水梨、白木耳、山藥等。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今天是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中醫師提醒,正值成長期的青少年,以及皮膚、呼吸道容易過敏的患者,在此時節要注重潤肺、養陰、防秋燥,「百合麥冬杏仁茶」為最佳養生茶飲。翰鳴堂中醫診所醫師吳文誠表示,秋季養生首重養肺,因為在這個時間點,季節正從酷熱難耐的夏季,漸漸轉往乾燥涼爽的秋天。值此過渡季節,夏季的「暑溼」和秋天的「秋燥」混雜,早晚高溫外,日夜溫差又大,對人們的呼吸道、皮膚挑戰極大。另外,立秋介於節氣上「由陽入陰」的起點,升發的陽氣,至此開始漸漸收斂,也因此,在這個時間進補,較不易上火或發炎,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尤為重要。秋燥乾癢 少吃重口味料理吳文誠中醫師認為,秋季主導的主要病機是外感六淫中的「燥」,又名秋燥,容易侵襲如口鼻、咽喉、皮膚,而產生咳嗽、喉嚨發癢、異物感、皮膚乾等症狀。這些症狀,在新冠後遺症、呼吸道病毒感染後遺症、過敏、慢性咽喉炎的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在病毒感染發炎後,呼吸道會處在水分流失、耗傷津液的狀態,若未休息調養至完全康復,便容易因為節氣的影響而復發,加重原有症狀。針對此類患者,吳文誠建議,食療上可以「養陰」的白色食物為主,如百合、白蘿蔔、蓮藕、水梨、白木耳、山藥等,並且避免吃容易上火、辛香料過重的鹹酥口味與蔥薑類料理等,才能康復得更完整、更徹底。把握時節 改善呼吸道過敏吳文誠認為,春秋兩季正屬陰陽轉換的時期,又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在秋季適時的進補、增重,能讓青少年在來年順利轉骨、更有長高的本錢。在每年立秋至秋分(約八月七日至九月二十二日)這段黃金時期,若能在常見的健脾、益氣、補腎的藥材之外,再適當加入如紫苑、杏仁、桔梗等「宣肺」藥材於轉骨方中,能為來年春夏的身高增長「最大化」創造更多空間。尤其是素有呼吸道過敏、皮膚、便祕、痘痘困擾的兒少,這樣的治療不只針對症狀,在節氣的助力推動下,也提高了「根治」的機率。 前一篇文章 聰明吃冰少熱量 選剉冰配愛玉 下一篇文章 太熱水分補充不足 中風、心梗恐上身 熱門新聞 01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2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2025.07.0706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7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2025.07.0708【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9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2025.07.07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習得一技之長 智障兒歡喜就業台式素刈包 9味麵皮任選 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身障兒夏令營 學做自己的主人夏天消暑解渴 營養師推薦4瓜類災後清掃 慎防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 作者其他文章身障兒夏令營 學做自己的主人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維生素C水果 紅心芭樂含量最高台北國際食品展 規模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