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彩虹樺樺
文/顏福南
積累很多有形的財物是富有嗎?大量的金錢可以帶來真正的快樂嗎?我們一輩子追求外在的財富,內心卻一直不滿足,有錢還要更有錢,衣服不但要質料好,還要名牌時尚;車子不但要高級配備,還要進口名車;追求奢侈生活,美食裹腹,在物質欲望中迷失自我。
如果物質生活能帶來幸福,為什麼還是很多有錢人不快樂?許多經濟能力不錯的人卻要靠藥物才能安眠,匆忙、焦慮和不滿足,是很多人的通病,心靈無法安頓,物欲太高,煩惱太多,讓自己心浮氣躁,想要追求健康的身心,只有不斷的給予、助人,施捨放下,無欲則剛,給予才是富有。
查克.菲尼於一九六年成立環球免稅集團,四年後店面已經涵蓋了二十幾個國家,免稅店發展快速,是世界最大的連鎖免稅店集團。成為企業大亨後,查克.菲尼沒有過著驕奢的物質生活,反而開著多年前買的中古車或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有時搭飛機出差,也只坐經濟艙;會議資料以簡單的環保袋裝著,開完會再搭公車回家。對他而言,成功不等於要改變生活方式,有的人有錢後會開始購買豪宅名車、精品服飾,他說:「我不會因為有錢而有不一樣的生活,我想要的是小時候平凡、快樂無慮的日子。」他在生前捐出所有財富,他表示「裹屍布上是沒有口袋的,天堂用不到錢。」他無私的奉獻影響了比爾蓋茲與巴菲特等企業家,決定一起公益行善,趁自己還活著,把大部分財產捐出,只留一小部分給子孫,其他的用來改善世界。大方的給予,簡樸少欲,內心才會快樂。
所謂「富不過三代」,說的就是創業第一代艱辛持家,第二代努力持平,第三代就紙醉金迷,敗在富裕生活裡了。由此看來,外在的物質富有往往無法永恆,一轉眼樓起樓塌。想要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就要給予、布施,手心向下,這才是以德傳家。給的愈多內心愈富足,當你有形物質都放下時,回歸簡單的生活,內心寧靜,無欲無我,天寬地闊,心中朗朗清明,快樂就降臨了。
給予不限於金錢物質,熱心助人、熱衷公益、熱情洋溢與人為善,只要有我們在的場合,都是有溫度的地方。我們願意扶人一把,照顧他人,幫助弱勢,救急救困,在社會每一個角落給人微笑,給人關懷,給人安慰,給人鼓勵,成為閃亮的陽光,照亮、溫暖每一個人。
累積財富並不能為我們帶來快樂,慷慨的給予才能帶來自在幸福,給予是無私的奉獻,也是無形的支持。施比受有福,樂在助人,當我們能給予的同時,內心也是豐盛美好的,給予帶給自己的是無比富足快樂,這就是愛。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給予就是富足,當我們點亮他人一盞明燈時,同時也為自己的生命增添上繽紛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