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防晒 莫忘友善海洋

文/程憲 |2024.08.03
644觀看次
字級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海洋友善」、「珊瑚友善」的防晒產品。圖/123RF
大湖公園游泳池因遊客塗防晒形成一片浮油。圖/大湖公園游泳池FB

文/程憲

夏天是防晒的季節,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近年市面上推出各種「海洋友善」及「珊瑚友善」的防晒產品,不少消費者在選購防晒用品時,也逐漸加入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抗紫外線卻傷害海洋

所謂「海洋友善」或「珊瑚友善」防晒產品,通常是意指不含:羥苯甲酮(Oxybenzone)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成分的防晒產品。

而這兩種化學物質,正是最常見的抗UV(紫外線,易導致皮膚鬆弛、皮膚癌)成分,也都可能導致珊瑚白化(珊瑚白化後不代表牠死亡了,卻意味著牠可能生病或即將死亡),嚴重不利於地球永續的目標和願景。

防腐劑致使珊瑚白化

此外,「海洋友善」防晒產品皆會避免使用含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s)的成分,此成分通常是用於延長保存期限的「防腐劑」。

然而不幸的是,Parabens也是導致珊瑚白化的成分之一。因此,市面上已有許多品牌,推出不添加該成分的防晒,顯見大眾對海洋友善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

據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估計,全球每年最終有6000噸的防晒化學物質流入海洋,入侵珊瑚的棲息地,甚至直接導致珊瑚的滅亡,因此全球已有不少海灘度假區,嚴格禁止遊客使用非海洋友善的防晒產品。

友善配方或可解難題

歐美有不少超模、藝人、營養師、反糖人士,認為防晒產品是「有毒物質」、「皮膚毒藥」、「珊瑚殺手」,甚至冠上「後患無窮」的形容詞……

然而防癌機構一再呼籲,95%的皮膚癌必須依賴防晒來做有效預防,所以如果人們擔心某些防晒成分具危險性,就應該要想辦法找到一款不含這些成分的防晒品。

嚴格來說,防晒品並不是珊瑚生存唯一的威脅,氣候變遷、過度捕撈和汙染都有可能影響珊瑚的生存,但不可諱言的,化學物質卻是最直接且快速危害珊瑚的成分,為了守護地球環境,不論到海邊戲水或是平日防晒,都應慎選「海洋友善」配方的防晒產品。

選用礦物基底的產品

話說回來,究竟該選擇含有何種成分或類型的防晒產品,才能真正「海洋友善」、「珊瑚友善」呢?

靜宜大學化妝品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長吳珮瑄建議,盡量多選用一些「礦物基底」的防晒產品,以及清楚標記「非奈米」的防晒產品,通常是對海洋傷害較少的防晒產品。

吳珮瑄說,一般礦物基底的(物理性)防晒產品,通常含有「氧化鋅Zinc Oxide」或「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這兩個成分不會導致珊瑚白化,因此對海洋的影響較小。

非奈米產品避免吸收

再者,在挑選礦物基底的防晒產品時,不妨仔細檢查包裝上有無「非奈米」的字樣。所謂「非奈米」,意指防晒產品內的粒子超過100奈米,因為粒子較大,不會被珊瑚吸收,也不會影響珊瑚生長。

除了避開危險成分,吳珮瑄也提醒,香氣過於濃郁的防晒品也應避免,因為「香料」通常是造成肌膚刺激以及過敏的首因。

更重要的是,盡量多選用可直接塗抹於身體的塗抹式防晒乳液,少用內含酒精與香精等會刺激皮膚的噴霧型防晒產品。這除了可以避免在使用時噴到沙灘上、衣物毛巾或空氣中,塗抹式的防晒乳也較不容易被海水帶走。

多穿防晒衣保護肌膚

如果不喜歡防晒產品殘留在皮膚上的黏膩感覺,那麼防晒棒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坊間已有水潤感十足的SPF50+防晒產品,塗抹後完全可被皮膚吸收,只要不是過度流汗或泡水,防晒效果應可滿足消費者需求。

吳珮瑄並提醒,選對了防晒產品,也別忘了晒後清潔的重要性。由於防晒劑多屬油性,務必使用內含「油脂」成分的卸妝乳或卸妝油來卸除,搭配洗面乳徹底洗淨,以避免皮膚殘留防晒成分。

至於那些完全不想使用或想要少用防晒產品的人,以防晒衣物搭配遮陽工具,可以更好的保護我們的肌膚及環境。建議夏日陽光下行走,多穿著抗UV的防晒衣物,不但可以減少防晒產品的使用量,也能減少肌膚的負擔。



化學防晒 成分看分明

根據統計,6成的女性都會閱讀防晒品背後的成分表,可是消費者真的知道自己在尋找的商品是什麼?以及要避開的成分是什麼嗎?

由於防晒產品屬於含藥化妝品,所以每款防晒品究竟添加了哪些防晒成分?添加的濃度百分比如何?都必須清楚標示在成分表上;換句話說,下次購買前,請記得仔細閱讀後再進行選購,為自己的安全把關。

一般防晒主要分成「物理性」及「化學性」兩大類。其中「物理性防晒」,強調的是將紫外線反射掉;而「化學性防晒」,則是先吸收紫外線,再轉換成無害的能量釋放。

雖然皮膚科醫師大都建議採用「物理性防晒」,用以對抗陽光中能穿透至肌膚深層的UVA、UVB,奈何這類防晒產品塗抹後常有黏膩感、厚膜感,令消費者不喜歡。

至於化學性防晒,則因紫外線會進入肌膚裡層,所以不論何種形式的化學性防晒,都會先被皮膚吸收,才能作用被吸收的紫外線。一旦選擇使用這類防晒產品,不要忘記要依情況隨時補擦,才能達到防晒的目的。

相較於物理性防晒產品,化學性防晒通常比較容易有刺激、致敏的疑慮,無論如何,在選購防晒品時均應注意避免下列成分:

◦環境荷爾蒙二苯甲酮衍生物(Benzophenone),會干擾內分泌,增生過多雌激素誘發乳癌。另外,經研究發現,珊瑚白化及死亡亦與此成分有關。

◦對氨基苯甲酸酯類(PABA)的衍生物,曾為全球防晒品使用頻率第一名的成分,但使用後易有過敏現象,1992年更被證實經光照後會致癌,目前歐盟已禁用,台灣最高限量比為成分的8%。

◦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醯基甲烷(Parsol 1789)雖能有效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但具刺激性,且與物理防晒劑不相容,易形成錯合物結晶,在肌膚上起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