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時刻】瓜田風景

文/平郁 |2024.07.31
257觀看次
字級

文/平郁

三月上旬去超市,驚喜發現西瓜已經被置上了貨架。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顆小玉,雖然頗重,但扛回家時一路開心,腦海裡不斷想像著剖開時撲面而來的那股新鮮香甜。

清洗後,在冰箱裡放了半天後切開,哇,真是解渴聖物。我吸吮著它的清甜,一面望向窗外。事實上,我家大樓前面就是一大片開闊的瓜田,它多半種植西瓜,偶爾也種香瓜, 所以我時常坐擁滿眼的綠,何等的幸運。

由於我在這一區已住了好幾個寒暑,一季接一季,一年復一年,我慢慢發現了種瓜人的作業程序,從育苗、催芽、翻土、翻葉、等待幼苗長成莖蔓,或是在下一季播種前在田畦間鋪上打洞的塑膠布,樣樣都是純手工,一步一腳印。看著瓜農們如此細心且耐心地培育,我不禁聯想到胡適先生所寫的白話詩〈蘭花草〉,他們的心情應該不下於「一日看三回」的殷勤顧看吧!

而現在,正值收割時期,摘瓜也是辛苦的,那些農夫農婦,不斷地彎腰撿拾,讓我聯想到另一種版本的〈拾穗〉。只見他們將成熟的瓜兒摘下,裝進一簍簍的透氣籃框,之後有如接力一般,輪流傳遞到一旁守候的卡車旁。等卡車裝滿了絕塵而去,卸載之後再以空車歸來,繼續等著承載更多的瓜獲。就這樣,來來回回,一趟又一趟。

春夏秋冬,我就時常這樣觀看著那些畫面,有幾回感覺特別動人,例如種瓜人在雨中一步一步踽踽獨行,時不時彎著腰去汰除殘草廢葉,那樣的姿態,猶如苦行僧般虔敬,我遠遠觀之,每每肅然起敬。

而收割之後,瓜農們會開放數日,任一般民眾入園撿拾尚可食用的餘瓜剩果,也算充分利用資源。有些人很會挑,滿載而歸,幾年前我也湊過熱鬧,興沖沖地撿了兩顆西瓜回來。親自走在田間,其實並不輕鬆容易,田埂忽高忽低,並不平整,我更加體會到種瓜人的辛苦。而我撿來的那兩顆瓜,因為是被挑剩的淘汰品,不甚美觀,但放在案頭欣賞了幾日,依然不失為一種快樂的經驗。

如此這般,很多時候,我從高樓處放眼望去,那一畦畦的綠葉,配上藍天白雲,總是滿懷感激。於我,這片瓜田是絕妙的好風景,也是豐富的人文風景。瓜田的種植場景,有如影片般一幕幕在我眼前搬演著,讓我深深領會到宇宙的循環,天地如何造就了我們生命的糧食。新聞說,隨著都市發展,西瓜栽培面積已逐年遞減。我在心中默禱,祈願辛勤耕耘的瓜農們年年豐收,也祈願這片好景延續下去,生生不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