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在書與非書間流連 誠品 93巷人文空間 PAGEONE

◎趙瑪姬 |2008.07.05
900觀看次
字級

台北重要的風景之一,就是書店,許多外國人慕名而來,在台灣的書店,找到自己寧靜空間,更感受到台灣在華人城市當中最飽滿的文化質感。在台灣,二十四小時的書店已經不稀奇,誠品書店不但二十四小時開放,現在又作了空間規畫,讓生活化的設計商品與書籍並陳在同一樓層,吸引著喜歡閱讀也喜歡設計的人們。

設計 跟閱讀的交疊

過往的閱讀,指的是紙本的閱讀,是作者透過文字書籍與讀者溝通,但是誠品信義店希望延伸閱讀概念到「設計」這個主題。在誠品信義店的發想之下,讀者看到的是一座多元呈現閱讀的「生活設計的博物館」。

誠品執行副總經理吳旻潔表示,2005年誠品信義店試賣、開幕時,就希望跟讀者分享「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的想法。今年則大幅度引進了設計概念,不管是從全誠品通路進行的設計節,或者是信義店2樓的改裝,引進眾多設計品牌,都在彰顯這樣一個書店的新定位。

誠品書店表示,初步先引進16項國際品牌商品在信義店2樓設立店中店,包含家居桌椅、個人行動及影音配備、花藝美學、餐廚時尚到有機橄欖油等。其中各設計品牌齊聚。不但呈現出各國經典大師以及新銳設計師的作品,同時涵蓋美國IDEA國際傑出設計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德國If Award、Reddot Design Award等世界頂尖設計大賽的得獎作品,並結合設計師陳瑞憲風格獨具的空間規畫,讓讀者輕鬆在「書」與「非書」之間閱讀,希望藉此打造一個閱讀與設計的美妙空間。

書香 與咖啡的結合

結合書香與食物香氣的「93巷人文空間」,則由設計師姚仁祿親自設計,書法名家董陽孜女士題字,展現了清幽雅致、無可抗拒的人文氣質。在這裡,讀者可以靜思、可以閱讀:可以談話,更可以學習。創辦人高希均說,這裡不但是一個知識激盪的磁場,更是傳播進步觀念的沙龍。

從清晨白日到星月爭輝,從愛因斯坦到杜拉克, 從林徽音到張忠謀,讀者在這邊可以閱讀,可以聽講,可以品味咖啡與糕點,讓閱讀變成一種生活品味。整理之後,目前「93巷人文空間」的地下一樓有閱讀空間,讀者宛如坐擁書城;1F則有餐點供應,也有雜誌跟書的置放,可以自在取閱。2F則設定是學習與開講的空間,可以開放外界作為讀書會與新書發表會。

高希均說,這個取名「人文空間」書香園的誕生,要回溯到一九七二年他在哥本哈根教書的那段日子。那時,從地大物博的美國,來到小而美的丹麥,高希均對於北歐人民在生活品質及生活情趣上細緻的追求,產生了羨慕。「如果哥本哈根能,台北能嗎?」高希均積極正向的思維認為,一個都市可以沒有迷人的夜總會,「但不能沒有精緻的書店。」

高希均認為,台北市松江路上的九十三巷,提供了這樣的可能。在這裡,書櫃比酒櫃更醉人,生活的情趣就來自一本書、一杯咖啡、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

書店 結合南洋民藝

來自新加坡的PAGEONE書店進駐台北之後,展現了跨國書店不同的氣勢。位於台北101商業大樓四樓的書店,店內有全台北市種類最多的原文書出版品,每個種類的書籍均有自己獨立的書區作間格,搭配店內以山水為主題的裝潢,帶給第一次到店內的讀者不同於目前大型連鎖書店的震撼與視覺觀感,尤其是經一個書區到另一個書區會忽然有一種豁然開朗視界解放,讓每一位讀者在這種環境裡都能放鬆的享受閱讀的樂趣。

除了書籍種類與別具風格的裝潢外,PAGEONE書店還十分重視人文氣息,店內的不時配合各種主題書展或是藝術創作,作為店內書區的特色或是製作精美的形象文宣,精確的說應該是藝術創作,一張張別出心裁的店內當季活動介紹或是樓面簡介,帶給讀者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閱讀環境。PAGEONE書店由新加坡華裔書商陳家強主持,胞弟建築師陳家毅則參與書店整體空間與平面媒體形象,其中引介東南亞地區的藝術設計作品,如「天開圖藝坊」從器皿到擺飾都是越南、緬甸、泰國等地的藝術家作品,還有進口自東南亞的布製品懸掛在店中,並隨四季轉換色彩,成為亞洲巨型書店的濫觴。

閱讀 在家鄉山水中

無論是誠品書店的超現代,93巷人文空間的寧靜自在,還是PA-GEONE書店應有盡有的上架書籍與各色藝術,書籍在這些地方,更有了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文建會也不遑多讓,新上任的主委黃碧端本身就是的文人作家,她深知讓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入文字的世界,感受知識的浩瀚宇宙,開拓視野,非常重要。黃碧端在上任滿月之際,推出「好山好水讀好書」的活動,黃碧端認為,閱讀不限書本,透過閱讀,延伸到台灣家鄉的好山好水,也一樣可以推廣讀書風氣的活動。

這個活動至今已得到甚多文化界人士和企業的支持,包括向陽、李家同、余光中、余範英、孫維新、高希均、曾志朗、葉李華、張大春、張曉風、黃春明、劉克襄、蔣勳、嚴長壽等先生女士都將擔任導讀人。本身就很愛讀書的總統夫人周美青女士也一口答應加入,預定在七月中旬以後就會陸續展開,讓讀者在山光水色當中,更愛自己的家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