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陳婦反覆腰痛,近2年腰痛延伸到臀部、腳後側、腳底,就醫檢查發現腰椎滑脫及椎間盤突出,係腰椎神經壓迫造成的痠麻疼痛。復健科醫師提醒,許多腰痛、坐骨神經痛與長期坐姿不良、負重有關,提醒每坐30分鐘就起身活動。
陳婦的腰痛檢查是腰椎第3、4、5節滑脫,又第1節椎間盤突出,即使曾以熱敷、電療等復健治療緩和疼痛,但是效果有限,後來她接受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搭配葡萄糖注射治療,獲得改善也不再疼痛。
高雄中正脊椎骨科復健科主任林純如昨日表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是將抽血後分離出的生長因子血小板注射到受傷的組織做修復,對於神經發炎的地方,搭配注射葡萄糖溶液,有助於降低神經發炎,免於疼痛延展。
對於輕、中度腰椎滑脫及椎間盤突出患者,醫生說,尚可透過復健或注射PRP治療緩解疼痛,如果病況嚴重的神經壓迫,出現腳無力、大小便受影響,就要手術治療。
林純如表示,臨床屢見長期久坐、搬重物使力不當,導致腰椎滑脫及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坐姿對腰椎產生的壓力最大,建議每坐30分鐘至1小時就要起身活動,「坐、站、躺交替進行」。
至於「正確坐姿」,建議椅子要有靠背,身體直立,雙腿腳踏實地,不要駝背、不要半躺臥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