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易引發心肌梗塞 慢性病者慎防熱傷害

 |2024.07.30
43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炎夏持續高溫,小心熱傷害發生,不僅會中暑,高溫也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的猝死意外。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說,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皮下血管會擴張,皮膚的血流量加快,加重心臟負擔,容易導致心肌梗塞。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提醒,夏天流汗多、易脫水,慢性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避免熱傷害。

林謂文表示,血管也會「熱脹冷縮」,冬天氣溫驟降,血管收縮容易讓血壓突然升高,引發中風、心肌梗塞;夏天大量出汗,則會增加血液黏滯性,形成血栓,進而易引起心肌梗塞。冬天和夏天發生心肌梗塞的機轉不同,但氣溫變化都會讓心血管疾病發作狀況明顯增多,民眾不要誤認為只有天冷才會導致心血管疾病併發症。

心血管疾病患者 應要限鹽

林謂文提醒,炎熱天氣加上長時間待在悶熱場域,會阻礙人體散熱,當身體調節功能失衡,就會出現各種反應。中暑與心肌梗塞都可能在高溫時發生,初期症狀相似,包括胸悶、心悸、頭痛、噁心等,不過還是有一些症狀不同,有助初步區分。

中暑:胸悶、心悸、身體發熱、皮膚乾燥發紅、呼吸過快、口乾舌燥等,全身性不舒服。

心肌梗塞:呼吸喘、胸悶、胸痛、冒冷汗,另出現下巴痛、腋下痛、脖子痛等反射性疼痛。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經常會問,到底要不要限制喝水量?林謂文表示,「限鹽」是關鍵,當攝取過量的高鈉食物,會覺得特別口渴,且怎麼喝都止不了渴。心臟衰竭、洗腎患者才需要注意每日喝水的量,避免水分無法正常排出,累積在體內傷害其他器官。

三高病人 不可以擅自停藥

郭志東表示,三高病人一定要準時用藥,若以為數值穩定而自行停藥,會出現反彈性高血壓,讓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而有致命危險。另外,民眾頻繁進出室內外,冷熱溫差也會讓血壓突然升高、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管中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

郭志東提醒,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因器官已受疾病影響,遇上高溫可能使病情加重,要多注意補水,並且規律服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