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近年湧起大「退」潮。2020年起近4年,自願退休的教師人數逐年遞增。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師道不尊、行政過勞、家長濫訴、校事會議、數位轉型等,教育現場近年湧起一股大「退」潮。教育部統計,從二○二○年起近四年,公立中小學自願退休的教師人數逐年遞增,去年更高達三千六百一十四人,是四年前的近兩倍。
根據《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老師退休方式有三種:自願退休、屆齡退休、命令退休。任職滿二十五年且年滿六十五歲,可屆齡退休。任職滿二十五年、且年滿六十歲可自願退休。而自願退休人數愈來愈多,絕不會是單一因素造成。除了是因為達到可退休年齡的比例逐年增加,退休人數自然較多之外,教師過勞和師道不尊,都是可能讓老師萌生「退意」的關鍵。
花蓮縣國小教師唐宇新分析有兩個原因,一種是健康出問題,這正是延退政策下導致的「中壯齡教師必然的健康問題」。另一種是受不了教學現場的問題,像是行政負荷,與同僚系統、怪獸家長等,讓原本因年改想撐到六十五歲的資深老師,決定退下來。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二○二○年《教師法》修法後,整體教育環境對教師專業尊重的弱化更是問題。短短十年,教育已經被「濫訴」淹沒,現場老師快要不能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