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颱風帶來大豪雨,許多車輛慘遭「滅頂」,但目前車主投保可獲理賠的「颱風洪水險」或「天災事故損失補償險」並不多。圖為南投市貓羅溪堤防外數十輛汽車泡在水中。圖/黃仲裕
【本報台北訊】凱米颱風來勢洶洶,造成不少災情,許多區域紛紛傳出路樹倒塌事故,甚至是車輛因此被砸毀,而地下室淹水也讓愛車統統泡水,產險業者指出,遇上颱風造成的車損,除非有投保「颱風洪水險」或「天災事故損失補償險」,否則僅甲、乙、丙式車體險是無法理賠車損的,但目前投保率低於1%。
颱風帶來大豪雨,中南部災情頻傳,甚至整個高雄幾乎都泡在水裡,路邊汽車幾乎快要滅頂,對此,台灣產險指出,目前投保甲、乙、丙式車體險,颱風、洪水及地震等天災都是屬於「除外不保事項」,因此車主需加保屬於車體險附加險,俗稱「颱風洪水險」的「車體損失保險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附加條款」或保費較低的「天災損失補償險」、「泡水車補償險」,才能獲全面保障。
就一般住宅而言,屋主投保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都有含基本的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最高賠償限額依不同區域為7000到9000元,民眾若擔心住宅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保額,不足以填補實際損失時,建議可加保「超額颱風及洪水保險附加條款」。
在不動產部分,颱風洪水險也會因坐落地區,災害補償保險給付限額也不同,最高為9000元。而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國內淹水風險,民營金控在近兩年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都已經納入淹水因子評估,金控多評估可以度過嚴重淹水衝擊,但同時為針對高風險淹水區域,假設房貸曝險占比顯著增加,將啟動內部討論程序,做為貸放成數參考。
班機延誤理賠 出發時間為準
此外,不少民眾都有投保旅遊不便險,對此,產險業者提醒,旅行不便險有多項理賠,有些是一次性定額給付,也有些是憑費用單據實支實付,但在申請旅遊不便險理賠時,注意有3種情況恐無法理賠。
首先,民眾最常遇到的是班機延誤,各家產險旅綜險理賠大多依公會版規定,要注意理賠的基準點是以「出發時間」的延誤為主,若抵達時間延誤是不理賠的。
其次,像旅程更改、行李延誤、行李損失是出關後才啟動,在國內沒有;再者,若旅客航班被取消,自行購買在原訂班機4小時之後的機票返回,且在保險期間內,是可以理賠的,但前提是航空公司沒有提供替代航班才可以適用,若有提供則不符理賠的要點。
申請稅捐減免 注意30天時效
財政部昨天表示,颱風造成民眾財產損失,已責成稅捐稽徵機關從寬、從速,主動協助及輔導受災納稅義務人申報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娛樂稅、貨物稅、菸酒稅、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等9大稅目稅捐減免。
以綜所稅來說,民眾可在災害發生時拍攝受災財物照片存證,30天內向國稅局、分局或稽徵所申請個人災害損失;以營所稅而言,企業可在災害發生後30天內,填具營利事業原物料、商品變質報廢或災害申請書,或營利事業固定資產及設備報廢或災害申請書,申請災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