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去年在總統大選期間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升級版,使一整年的房市引爆火熱效應,產生許多弊端。財政部前陣子雖然已發布防範措施,強化銀行業的稽查管理;但新青安房貸以超級優惠的方案過度吸引財力不穩定的年輕人高價購屋;五年後利息補貼期與寬限期結束時,對房市與銀行業都是巨大的衝擊與考驗。
據財政部統計,以前的青安貸款(簡稱「舊青安」)實施十三年,總計有四十萬戶申貸,平均一年大約三萬戶申貸。但從去年八月起上路的「新青安貸款」,不到一年就有逾六萬戶申貸,遠超過舊青安一倍有餘。
新青安房貸占房市交易的比重也大幅提升,去年八月時,舊青安貸款件數占房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比重僅百分之九點八;但次月新青安一推動就開始大幅攀升,到今年五月底,已占百分之二十三點七。目前房市平均每四戶交易,就有一戶是用新青安方案。新青安不但是房市買氣的主力,也變成銀行業房貸業務最大宗的來源。
政府明擺在房市這隻「看得見的手」,扭曲了房市與金融市場正常發展。財政部的統計顯示,新青安購屋七成六集中在六都,三十九歲以下族群占七成二,而且一半的申貸戶都是貸款長達四十年。
新青安貸款上限是一千萬元,購屋人普遍有「不用白不用」心態,大多數都把購屋總價設定在千萬以上。但以主計總處統計的五月分全國受僱員工每月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四萬三千一百五十六元做基準,如果一次貸足一千萬元,五年後開始繳付本金與利息每月要繳大約四萬四千元,薪水全數抵付房貸還不太夠,且要連續償還四十年,不能失業或工作間斷。新青安族群如此不吃不喝,能撐多久?
可以想見,五年後新青安的利息補貼期與「只繳利息、不還本金」寬限期同時結束時,對新青安族群必是很大的挑戰,恐將掀起一波「新青安拋房潮」,更可能是房市與金融市場一場災難與風暴。
對房市來說,新青安未來可能的拋售潮,無疑是房市一顆隨時都會引爆的地雷。在年輕人薪水未增、通膨造成物價上漲、政治經濟大環境不穩定等情況下,新青安不到一年就吸引逾六萬人買房,此時的房市買氣,未來就可能化為市場強大的賣房壓力。
很多人擔憂政府以超優惠條件協助財力不夠的年輕人提早購屋,很可能會形成如美國在二○○七年開始的次級房屋借貸危機,尤其新青安房貸已躍為公股行庫最大的房貸來源,可見新青安對金融市場也是很大隱患。當時美國一些貸款公司就是讓償債信用不太好的人也能借款買房,後來美國房市泡沫化,房價大跌,房貸違約案與法拍屋劇增,導致許多次貸公司破產、波及許多正常金融機構,還引爆二○○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
政府雖已加強一些申貸弊端的管控,但皆屬枝微末節。眼看當前局勢發展,而政府仍不願修正新青安,讓青年房貸重歸正軌。政府為了選舉,創造了錯誤的房貸政策,已埋下未來新金融風暴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