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吳爾夫VS.凱因斯── 布盧姆斯伯里的火花

文/林一平 |2024.07.02
1714觀看次
字級
作著繪凱因斯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倫敦布盧姆斯伯里區的中心,花園廣場和優雅的城市別墅低語交織著兩個非凡心靈的一段往事。

一位對研究金融體系複雜性充滿熱情的卓越經濟學家,發現自己陷入了文學家所編織的創造性思路。1920年一個寒冷下午,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拜訪布盧姆斯伯里團體(Bloomsbury Group)的吳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

這個團體是由作家、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等文人組成,多年來一直在吳爾夫的家中舉辦聚會。客廳裡迴蕩著深刻對話的餘音,牆上飾著由她的妹妹瓦妮莎‧貝爾和布盧姆斯伯里團體其他成員創作的畫作。

房子裡充滿了新茶的香氣與歲月沉澱的書香,和壁爐中輕微的火花爆裂聲交織在一起。吳爾夫以她標誌性的優雅風采歡迎凱因斯。

他們展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話題遊走於文學、藝術和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現況之間。以沉思出名的吳爾夫,在凱因斯分析性的思維中找到了心靈深處的共鳴;而凱因斯則著迷於吳爾夫深刻見解的深度和她的文字詩意。

「我一直對經濟領域中數字和模型的錯綜複雜性感到著迷」,凱因斯啜飲著茶,坦白道:「然而,在你的小說中捕捉到人類情感和生活的互動中,確實有一種美。」

吳爾夫的眼睛閃爍著知識上的好奇心,回應說:「人類的存在確實是一種情感的複雜編織,就像你在經濟世界中觀察到的錯綜復雜的舞蹈一樣。我們都是這場盛大演出的一部分,每個人都在扮演著獨特的角色。」

他們的對話創造出一種共鳴,形成了布盧姆斯伯里團體思想交融的和諧交響曲。他們經常討論到深夜,布盧姆斯伯里的寧靜,吸收了他們思辨的回音。

吳爾夫手持羽毛筆,在她的日記中記下了他們對話的片段,捕捉了他們知識上的交流。

凱因斯不僅被吳爾夫的文才吸引,也被她精妙舞動的思想迷住。他通過她的文字看待經濟,意識到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本質上是對人類經歷的集體反映。

凱因斯提問:「我追求經濟繁榮,而妳渴望內在自我和周圍世界更深層的連接。妳相信我們的思維可以共存嗎?」

吳爾夫專注思考著這個問題:「在生命的舞蹈中,我們必須追求一種微妙的平衡。經濟繁榮雖然重要,但不應該淹沒我們靈魂的低語。在寧靜的時刻,在數字之間的空隙,我們才能發現我們存在的真正本質。」

他們的交流融化了各自學科的界限。吳爾夫的小說開始將經濟原理編織到敘事中,而凱因斯發現自己從吳爾夫的文學探索中獲得靈感。布盧姆斯伯里團體的成員觀察到這種共生關係,對他們創造力和智慧的結合感到驚歎。

然而,吳爾夫也向凱因斯透露了她對孤獨和與自然更深刻聯繫的沉思。他們所尋求的微妙平衡似乎搖搖欲墜。凱因斯畢竟是位卓越經濟學家,他專注觀察著這個演變中的敘述的細微差異。他意識到,就像經濟周期一樣,吳爾夫的話辛酸的回響著對孤獨、空間和周圍世界的聯繫的需求。

一九四一年,吳爾夫終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