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義》糖尿病與胰島素

◎裴馰 |2008.07.03
792觀看次
字級

在一九二○年前,糖尿病基本上是一種絕症,尤其是第一型糖尿病。在一九二○年前後,英國有位醫生叫Robin Lawrence,當他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後,安排了一趟旅行。他買了一張由歐洲到蘇聯的火車票,即是著名的東方特快車。此時,他剛好趕上胰島素的發明,這位醫師不但存活下來,後來也在倫敦國王大學的醫學院建立糖尿病專門門診,以及成立英國糖尿病學會。

近幾年,因基因工程發展日趨成熟,科學家把人類胰島素的基因片段種到大腸桿菌裡面,大腸桿菌就開始製造出胰島素來。這些胰島素因為和人類的胰島素一模一樣,所以減低了胰島素過敏的副作用。之前的胰島素是用豬的胰島素做出的,會造成皮膚過敏和脂肪萎縮的情況。

胰島素的發明使得糖尿病從以前的絕症到今天的慢性病,這當中的變化非常大。最近三、四年來,有一些國際的大藥廠在人體的胰島素上面做了很多變化,好比說,他們在胰島素的分子上面加了一個小小的尾巴,使得胰島素的分子變得較長。於是,胰島素原本只有十六小時的效果,變成有二十四小時,即所謂的超長效胰島素或稱基礎胰島素。

另一種胰島素在打進人體後可以迅速分解,繼之前的短效胰島素後,更出現了超短效胰島素。超長效與超短效胰島素更合乎人體胰島素在體內真正的作用曲線,這種更新一代的胰島素就叫胰島素類似物,開啟了另一個治療的新紀元。

儘管發明了這麼多的藥,糖尿病的問題並沒有因此解決。相反的,在糖尿病控制的方法愈來愈多時,許多的慢性併發症逐漸產生,這些併發症成了健康的主要殺手。

隨著醫療進步,雖然能夠延長病人壽命,但更希望病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亦即病友到了八、九十歲都還能散步,甚至還能出國旅遊,因此醫界對於糖尿病的病因和預防還要做更多努力,讓這些併發症慢點發生。

(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