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為什麼我們常常看不懂眼前的作品?

文/桑德琳.安德魯斯 譯/段韻靈 |2024.06.30
402觀看次
字級
圖/商周出版提供

文/桑德琳.安德魯斯

譯/段韻靈

有些藝術家筆下的世界並不全都像我們周遭所見的那樣,比如康丁斯基就以點和線來作畫。簡單來講,就是讓人完全看不懂的畫!他最早期是畫一些騎士風景畫,但1910年起,他漸漸脫離寫實風格,轉而在畫布上揮灑五顏六色的形狀,開創不同的世界。再後來,這類型的作品被稱為「抽象派」作品。

它到底要表達什麼? 

康丁斯基期待他的畫作能激發觀看者的情感。那麼,看到這些色彩,你有什麼感覺呢?是高興喜悅?是焦慮緊張?還是一種輕盈輕鬆的感覺呢?康丁斯基在他的著作《藝術中的靈性》中說明,他常常把聲音和色彩連結在一起:紅色是炙熱的顏色,讓他聯想到低音號的音色;綠色是寧靜和休憩的顏色,他聯想到的是小提琴;最後是清冷又絕妙悠揚的藍色,他覺得和管風琴的聲音很接近。

顏色和樂器

康丁斯基熱愛音樂。他在一場音樂會中,意外發現自己一邊聽著旋律,一邊看到了顏色和形狀,這種罕見的感官能力被稱為感覺串聯,也就是聯覺。你看,他的畫布上也有黃色。 

你能不能猜到畫家把黃色聯想成什麼樂器?

a喇叭 

b鋼琴 

c打擊樂器 



自從1910年康丁斯基的作品中出現抽象畫後,長久以來他都被視為抽象畫的創始人。不過到了1980年代,瑞典畫家希爾瑪.阿芙.克林特被重新發現,並且被認定為抽象畫藝術的開創者,因為她的畫比康丁斯基的早6年完成。她才是第一位抽象派畫家!

他是何許人?

康丁斯基是生於莫斯科的俄國畫家,他主修法律與政治經濟學,但在30歲時決定成為畫家。他的畫作強調顏色、幾何形狀與曲線,以創作出一種新的語言。他在德國的包浩斯學院教書,那裡的教授都是藝術家或是工藝師。歷經多次搬遷之後,包浩斯學院在1933年關閉,康丁斯基便搬到了巴黎。

1908年的一個夜晚,康丁斯基回到他那沉浸在昏暗微光中的畫室,他看著自己曾經畫過的畫,驚訝地發現他竟然認不得其中一幅:畫裡有許多他覺得很美的形狀和顏色。直到走近那幅畫,他才意識到原來因為他之前都把它擺在旁邊,所以才無法從現在這個位置辨認出畫中的主題。於是他明白形象化對創作而言是一種拘束,他決定要擺脫這種束縛。(答案:a)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大師名作這樣看好好玩!:羅浮宮專家給孩子的藝術啟蒙課》)



小檔案

關於康丁斯基

出生:1866年12月4日生於莫斯科

死亡:1944年12月13日卒於塞納河畔納伊,享年78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