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彥蘭
昨日的這一幕,勾起一段陳年往事。
大學時下課進家門前,我會先到住在隔壁的奶奶家,敲她的房門。習慣鎖房門的奶奶,會緩緩地起身為我開門,我除了對奶奶噓寒問暖外,也會分享學校的趣事。
正值情竇初開年紀的我,偶爾會將近期的心儀追求者,跟奶奶說。當年她應該是最清楚我情史的人,甚至會給我中肯的建議說:「家住台南的那位男孩不錯。」
有時下課晚歸,她睡了,我仍會到後陽台敲她的窗戶,向她問安,告訴她我來過,奶奶聽到我的聲音,回應了我,我才安心回家。有數百個日子是在我坐在她床邊,祖孫兩人有說不完的話,直到她歸西,對奶奶是思念卻沒有遺憾。
物換星移,數十年後,幾周未見到八十多歲的婆婆。她經常獨自一人在家,因此昨日午後我獨自帶點輕食去看望她。到家門口按鈴她未回應,卻聽到側邊小房間傳來京劇的聲音,靈機一動,邊輕敲側邊小窗戶,邊喊:「媽!妳在嗎?」她聽到了,隨即為我開門。婆媳兩人簡單的聊聊近況,履行看望長輩的任務後,帶著踏實感回家。
輕輕地叩門敲窗,等候長輩的回應,這些年伴隨著我的是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