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姝
自從我退休後,有較多的時間陪母親談心解悶,常聊起過往的事情,尤其那一段家庭代工的歲月,我們母女倆都仍有印象,但感受略微不同。
我問母親:「是否還記得彼時批貨回家組裝燈串與電子顆粒代工穿線?」母親緩緩的說著:「唉!不是一個一個算錢,是一公斤一公斤秤重換錢欸。」又搖頭喟歎:「彼時陣,辛苦呵!」、「可憐哦!你乎我做子……」
記得以前總在晚飯後,邊看電視,邊從事代工,或串燈飾條,或電子小零件,每當耶誕節腳步愈近,正是忙碌於串組耶誕燈飾的時候,彼時是小小的鎢絲燈泡,可不是現在流行的LED燈。其他時候,與家人或鄰居去批電子零件回家做,將一顆顆的黑色電子粒以金屬絲線穿洞引繞。
上一刻,我才欣慰母親還存有當年的記憶,下一刻,我則懊惱,為何述及這樁往事,讓老母親悽然而嘆呢?當下趕緊勸慰母親,並表示其實兒時的我倒不感辛苦,也不自覺可憐,反覺得有趣。因為鄰居玩伴會到我家,她們端張矮凳坐在我旁邊,一起工作時,有說有笑,我們這幾個孩童藉此玩起眼明手快的遊戲,只是初時我手拙,速度慢,效率低,完成的數量常不及他人。不過,過程中讓我學會先將物件分類取拿,厚薄樣式依序區分,做起來才能順手,而且我似乎也從中培養出了耐心。
經由這樣的家庭代工,亦自覺能幫大人分勞,做了點事,賺了點錢,童年的我不僅開心,也滿足了小小孩的成就感,何辛苦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