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勤筆
孩子自從鑑定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後,已服用處方用藥利他能與利長能藥物治療四年了,這個管制用藥可幫助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兒子,在生活中提高專注力、幫助學習效率、強化認知能力,白話文的解釋就是,讓兒子從一隻沒有一秒停下來的小猴子,變成聽得懂人話且可以溝通的人類,聽起來很棒對吧!
可惜,如同所有藥物一樣會有副作用,治療過動症用藥可能會導致食慾不振、失眠晚睡、情緒不穩或身體的成長趨緩,當初為了是否遵循醫囑用藥也曾煞費腦力,左思右想,又希望能夠靠藥物協助孩子生活與學習更順暢,同時也擔憂受副作用影響,危害學齡兒童最精華的發育階段。做父母的就是這樣,無論平時做決策有多果斷,但面對孩子的事,總是貪心的希望有一好也要兩好。
回望用藥這四年,孩子因為藥物的介入,能夠適應學校的團體生活、不成為班上調皮搗蛋的失控嗨咖,也能在藥效存在的時候,集中心思專注在他熱愛的事情上,甚至能代表學校出賽取得不賴的成績。但副作用呢?確實他的體格特別瘦小,跟同齡的朋友出去,就像是小兩屆的學弟,食量也是跟小鳥一樣,稍微進食就飽得要命,逼他多吃幾口飯,就一副肚子快要炸開的痛苦模樣,哎呀,反正就是很難養啦。
看著孩子瘦瘦小小的身體,也曾冒出一個念頭,就是懷疑是否因為長期服用過動症藥物,受副作用所致,讓兒子生長緩慢、個子特別嬌小。但轉念一想,若無用藥,要面對的煩惱豈止身體瘦小,日常的困境與狀況,肯定會不帶休止符的接踵而來,關於這點家有過動兒的家庭肯定懂,就不加贅述了。
既然已經得到藥物所帶來的正面效果,就不要緬懷可能因藥物產生的負面效應,畢竟也無從得知這四年倘若不服藥,孩子的發展會是如何,因為人生就是持續的變動,未來就是一直來一直來,生命發展更不是實驗室裡的實驗組與對照組,可以在精準A/B test後再做判斷走哪條路。
我也和孩子討論,用藥的幫助與限制,藉此讓他理解世間鮮少有完美絕佳選項,每件事都有相對應的代價與不同切入點,藥物能幫助你大腦中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作用,加強注意力集中,但其他像是胃口不佳、不夠強壯這件事,就是要靠自己努力跨越與克服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