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野
長子自小十分好動,自出生起,就包不住包巾,經常拳打腳踢。起初我以為他身體不適,後來才發現他在運動,小小嬰兒,手腳卻都是結實的肌肉。一日,我帶他到親子館,他繞著館區爬了一圈又一圈,一旁的媽媽建議我帶他參加爬行比賽。我去報了名,竟輕鬆地抱了冠軍回家。
短暫照顧他的長輩說:「我們四人帶他一人,仍十分疲累,你竟能獨自一人全程照顧他,太偉大了。」我半信半疑。其實,因為是頭一胎,我根本無從比較他到底算不算「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必須如此,也只能如此。
然而,有時仍生出比較之心。有一回同事說:「你生兒子,太可憐了,我見過別人家的兒子,都很調皮,我女兒帶出去總是很乖,靜靜坐著畫畫,幾個小時不用管。我在家育兒都沒事做,才復職的。」我聽了竟生沮喪之心:相較女兒媽媽們的優雅從容,作為好動寶寶的媽媽我,為何總是狼狽不堪、疲於奔命?
日前,我讀到《聖經》上說:「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單看重自己的長處,也看重別人的。」我心想:「我那頑皮、好動又橫衝直撞的兒子有什麼長處呢?他可是許多人印證的『有點過動的寶寶』。」然而,我仍積極尋找他的長處:食量大、不易生病、運動表現佳,也因而能展現自信、勇於挑戰。運動量大,也給予他足夠的快樂荷爾蒙,他非常愛笑,是個快樂的小孩。
自此,我不再因旁人的話語,而抱怨自己的孩子為何不如別人。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賜,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最珍貴的特質,等待每一位父母去發掘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