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微兒
淑琦結婚多年的兒子一直都沒有生兒育女的打算,儘管她「無所不用其極」地催生,諸如:「一個家要有小孩才幸福」的自身經驗傳承,「好羨慕別人都當上阿媽了」的情緒勒索,「生一個就贈房一棟」的祭出好康利多,都沒能鬆動小倆口「維持現狀就好了」的決心。
昨天淑琦跟兒子媳婦閒聊時說:「你們兩個沒有小孩,將來你們老了,就得去住安養院;安養院的人就專門挑你們這種沒有孩子會來看的孤單老人虐待,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後悔都來不及了啦!」
淑琦覺得自己深謀遠慮,所言甚是,卻被兒子冷冷回道:「妳對安養機構有很不恰當的成見和歧視,而且妳的心態非常自私,難道妳認為生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要保障自己以後在安養院不被人家虐待嗎?」母子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針鋒相對,兒子最後竟然還說出:「妳是有生孩子沒錯,但是妳確定將來妳就不會住進安養院?妳又哪來的自信,在妳住進去之後,妳的孩子會經常去探望妳?」
兒子的出言不遜和冷酷無情簡直讓淑琦氣炸了,難得的母子聚會弄到不歡而散。委屈的她含著眼淚跟我們抱怨起兒子的「大逆不道」和「不識好歹」。兒子對媽媽說出如此的重話確實是太過了,不過我覺得他的觀點倒也可以好好思考一番。
或許是太多的負面報導造成「安養機構必有虐待事件」的偏見,但我相信仍然有許多老人家在安養機構中是會得到適當與良好照顧的。更何況現在的我們都知道「養兒防老」已經是「癡心妄想」的過時觀念,怎麼還會有「生兒防虐」的想法呢?
若是還期待有朝一日住進安養中心時,孩子會經常性的前往探望,會不會是「想太多」了?我相信每個父母生養孩子的時候,絕對不是為了日後要他們奉養我們,更不可能想到一百步之後的「保障自己將來不至於成為被虐老人」。
我覺得淑琦的兒子應該要用更委婉溫柔的語氣和態度表達自己的意見,才不會讓傷了心的媽媽難過地跟鄰居們大吐苦水;而淑琦若是能轉個念,別再三不五時就威脅利誘或是「曉以大義」地催生,尊重孩子對自己人生的規畫,應該就能避免母子衝突的局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