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因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加上歐盟等國陸續對進口商品徵收碳關稅,我國碳定價採碳費先行方式向年碳排放2.5萬噸的排碳大戶收取碳費。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碳費制度預計下半年上路,碳費推行3至4年後有機會走向碳交易,然而碳費只是「棍子」,轉型的誘因和帶來的潛在商機,才是真正促進減碳的「蘿蔔」。
此外AI產業迎來爆發期,各界都擔心台灣供電能力是否足夠AI產業成長所需?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表示,預估2025年底前新增算力中心不會超過5家,估計用電需求年成長3%,經濟部持續推動節能績效保證專案(ESCO),有機會滿足2025年至2028年用電需求,但若2028年後AI熱潮非常好,就會比較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