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簡逢雅
我永遠忘不了,那隻滿是補釘的小熊……
一早的教室,喧鬧不已。陸續到達教室的學生,紛紛拿出自己帶來的寶貝,那是規定的寫作素材。精緻可愛的洋娃娃、威武剛烈的機器戰士,各式各樣的玩具和玩偶,在教室裡巡迴演出著,唯恐大家沒看到最酷、最厲害的寶貝。
「這是我生日的時候,住在美國的姑姑特地帶回來送我的洋娃娃,價值一百美金呢!」「那有什麼了不起,我的機器戰士是爸爸在專櫃買的,是全球限量的!」……
教室裡此起彼落的比較聲音,讓人恍若置身百萬拍賣會場,驚慌失措的請孩子們先把寶貝收好,待上課分享時再拿出來,以免打亂原有的學校作息。
學生們收起狂炫的話語,卻不小心讓驕傲的眼神洩出,我有點苦惱,課程設計是否步入貧富比較的陷阱裡?
終於到了分享的課堂,果然是一場武林高手的交會,似乎可以聽到噹啷的錢幣碰撞聲。在一連串眼花撩亂的比拚之後,只剩下小泉還沒分享,我用眼神鼓勵小泉上台。小泉怯生生從書包拿出一個玩偶,碎步移動到講台上。當充滿補丁的玩偶展示出來的時候,班上瞬間靜默了。
那是一個小熊玩偶,跟一般的小熊玩偶唯一不同的是,玩偶肚子側邊都有紅線、黑線、白線,縫補的痕跡,昭告曾經開膛破腹的身世。
「這是我出生時,爸爸買來布置嬰兒床的,是我唯一的玩具,也是我的寶貝。」
「能不能說說這個玩偶怎樣成為你的寶貝呢?」
「小熊常常陪著我說話,爸爸媽媽都忙著滑手機,我找他們聊天他們都說在忙,不能吵他們,所以小熊是我的好朋友。」
「小熊的肚子怎麼了?」
「我看到爸媽吵架,我好生氣,學爸媽摔東西;但我不能亂摔家裡的東西,只好摔小熊,摔了幾次後,小熊就破掉了,我只好請媽媽把它縫起來。」
「小熊的肚子看起來很扁,它本來就長這樣嗎?」
「小熊以前圓滾滾的,和我小時候一樣。後來被我一直摔,裡面的棉花飛出來,有些被我塞回小熊肚子裡,有些飛走不見了。我好怕有一天,小熊肚子裡的棉花全飛走了,它的心就不見了。」
聽完小泉說的話,幾個小孩小聲的附和:「我爸媽也常吵架……」
拿著機器人的孩子大聲的說:「我爸爸媽媽天天吵架,但是他們吵完後就會買很多玩具給我,所以我的寶貝一直是新的,但我不知這些新的玩具有沒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