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Jane
文/Jane
我在京都住在旅館十天後,準備換住宿京町家。
坐計程車去「樸宿」。掀開暖簾,站在櫃台的民宿主人來自台灣,辦好入住事宜,他熱心地幫我把行李箱抬上樓。我在玄關脫掉鞋子,走進縱長的「鰻之寢床」,整幢町屋瀰漫著古樸沉靜的日式風情。我躡手躡腳走上二樓房間,深怕踩在木質樓梯的聲響,驚擾了町屋的寧靜。
我住在女性專用六人房,房間有點小,要趁室友不在或窩在床位,才方便打開行李箱。在這裡住了六天,每天住宿費約合台幣六百多元,價格便宜,而且我晚上睡得超舒服,我敢說,這是我所有的外宿經驗中,最舒適的被床。只是阿桑我要爬到上舖睡,得小心閃到。
我很喜歡這家町屋民宿的公共空間,晚上幾位外國人在和室交誼廳大聲聊天,我則在打札記,沒有太受影響,因為他們講英文,我沒拉長耳朵也聽不懂。其實在京都不必刻意講日文,我的破英文就很好用了。
有一天晚上,我和室友們到附近的超市買了兩大袋食物,在廚房稍微波加熱後擺上桌,配上壽司、水果、甜點和飲料,滿滿一桌的和食料理,色彩繽紛,我們圍坐在和室吃晚餐,很有儀式感,不輸飯店風雅精緻的懷石饗宴。
兩位來自美國的年輕女生,每天晚上都會拿出她們的御朱印手帳,用和紙膠帶密密貼著從各家寺院、神社搜集來的御朱印。手帳內容之豐富,像本研究論文或專書。這是住民宿特別之處,會遇到各國高手。我和室友們聊天,才發現無論國籍、老少,每個人的職業都是老師。我請教民宿主人有關町屋的建築,他馬上從木櫃滿滿的桌遊和藏書中,抽出兩本書給我閱讀,而其中一本書的作者也是曾經住過這裡的客人。
十一點後,和室安靜了,我才準備沐浴。接著,坐在充滿古意的榻榻米上,享受難得的靜謐時光。夜深,只有我和一位新加坡女生共桌,她在刻版畫,我在敲鍵盤。好喜歡這樣自在輕鬆的感覺。
倦了,輕聲走進六人共睡的房間,聽到室友打呼的聲音,我有些竊喜與放心。女兒問我怎麼敢住六人房?她說我的打呼聲會吵到別人。可能因為我都捨不得早睡,加上床鋪舒適,每天都是一夜到天亮的舒服好眠,不知道自己的打呼聲是否吵到別人,也不用擔心半夜得走狹仄的樓梯,到一樓坪庭旁的洗手間上廁所。
早上起床,去看看前一天傍晚晾在院子屋簷的衣服,乾了耶!這給我一早舒爽愜意的好心情。在京都連在京町家洗衣、晾衣這樣的微小日常,都倍覺清新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