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琳
跟著白線指引,我沿著跑道邁出腳步。雖然不久前才從流感中痊癒,理應多休息幾日,但脊柱的痠麻感還是把我從床上驅逐,往操場前進。我仔細感受腿前伸時腰側肌肉的緊繃感,思考著待會要做的拉伸動作;根據以往經驗:在疼痛爆發前緩慢釋放肌肉累積壓力,才能避免使用肌肉鬆弛劑的最糟結局。
高中是我注射肌肉鬆弛劑最頻繁的時期。長時間伏案刷題,脊柱側彎導致的不良姿勢,使得脊柱兩側的筋膜時常發炎腫脹。累積的壓力在某個瞬間化成尖銳的利槍,穿過我的皮膚,整個背部被扎出無數個麻痺的痠痛點。最終,我拖著歪斜的身體走入診所,依靠肌肉鬆弛劑才能讓緊繃的肌肉放鬆、歸位。
整整兩年,藥物曾經是我依賴的唯一解方;直到陪著爸媽去學校快走,才發現長久困擾的痠痛也有和平共處的可能。
沒有運動習慣的我,第一次在課後時間又回到學校操場上。原以為枯燥無味的行軍式操練,竟轉變成奔騰的樂章。三五成群的人們在跑道的五線譜上聚合又分散,彼此噓寒問暖,一面快速前進,一面聊著生活近況。
樂章裡夾雜著大家庭媳婦的辛酸、兒女高就的喜悅,有時還穿插犀利的政治色彩,無一不是繽紛的人生風景。為了聽這一篇篇的故事,我不得不奮力地邁開腳步,努力跟上大家的速度。日子一長,與父母相偕運動成了一種習慣,我也成為樂譜上的固定音符。樂章演奏許久後,我才猛然發現,困擾許久的腰痛彷彿被畫上休止符,竟然平息了好長一段時間。
往後的日子裡,雖然考驗從未消失:低矮的流理台、抱著才能入睡的孩子,又或是採購的一大袋用品,無一不是造成腰部疼痛的幕後黑手,然而,肌肉鬆弛劑已不再是我的唯一選項。透過持續運動、拉筋伸展,我有了掌控自己身體的能力,一次次將壓力慢慢釋放。雖然痠痛偶爾還是會打亂生活的步調,但站在操場上的我已經有了自己的節奏:一首與痠痛共處的和諧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