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杯西北風再走

文/吳守鋼 |2024.05.21
276觀看次
字級

文/吳守鋼

(一)

日本人會做生意是不爭的事實。說不上舉世第一,因為有無數前赴,相應更有不斷的後繼。但是,會做生意。

例如被愛得無國界、不分男女老幼皆喜歡去蹭一下的「卡拉OK」。

由多種樂器協調而成的樂團是西洋人的發明,浩蕩而宏偉,細膩亦繽紛。不過,需要動用各方精英才能合奏出一首像樣的樂曲,不容易。五、六十年前,經過島國人重新組合,僅在一間十平米,無樂隊伴奏的房間裡即可讓喉嚨癢得不行的非專業戶盡情陶醉在自己的歌聲中、夢囈裡。您一定也是常客吧,久盛不衰的休閒風景。

卡拉OK一詞本是日文。「卡拉」有空洞、無人之意,OK就是orchestra(樂團)的縮寫。 懂這行的還可繼續補證。

還比如「袖珍收音機」。

小時候見過礦石的,也聽過美式大而笨真空管的,好是好,用起來不便。島國人卻使之成為放在手掌心隨時隨地都能聽還可攜帶出門。從此,收音機便由一家一台跨進了一人一台的新時代。

這種漸已消失的電波也有前續,可追溯至一九六二年。

當時的首相池田勇人把索尼公司剛出爐還熱乎乎的袖珍收音機揣在懷裡去法國訪問,並作為見面禮送了一台給戴高樂總統。不料戴高樂沒高樂,竟低嘲:

「兄弟,你不是來談外交、談政治,是來當推銷員的吧?」

池田尷尬,憨憨一笑。

這樣不起眼的平凡小事,只有多未見少。咱坐下,來杯西北風,加點咖啡慢慢聊吧。

(二)

來杯西北風? 對。

前些天俺閒著沒事,想去好久沒去了的澀谷東急文化村看場電影、或畫展什麼的。坐了將近一個小時車到了目的地,銀幕沒看見,卻見門口盡是鐵幕──鐵將軍把門。這家屬東急財團旗下的公司在再開發中,入內禁止。

沒辦法,找個咖啡館,喝杯咖啡歇一歇吧。

走了沒幾步,看見一家咖啡廳,不,咖啡亭,比亭子間大不了多少,擠一擠能坐三個人。 也只有三人,座位只三張。

把俺拉進去的理由不是咖啡,是店名,叫做AIR DRIP COFFEE。從空氣裡點滴出水來沖成的咖啡?

一問,果然是。店裡置有一台製咖啡似的裝置,店員摁一下電鈕,頓時澀谷附近的空氣就往這裡直奔而來。十秒鐘後嘩啦嘩啦滴出容量為一杯咖啡的水來,能衝出一杯不帶苦味、很爽口的咖啡來。

真能呼風喚雨,不,呼風喚水。

原理簡單,就是將空氣裡的水分通過活性碳過濾後變成潔淨水的空氣製水,然後,再加咖啡。

啊呀,何必石頭往山上背喲。

俺覺得在這塊土地上,別的沒啥說,能說的是水最賤,賣不出價。因為到處可以喝到乾淨的水,只要擰開水龍頭,解渴潤喉之外,便是安心。

所以,何必再費力從空氣中榨取水分呢?

賺錢。

是的,高消費,不,高收費。小小一紙杯,六百元。

要是附近有那家仿義大利菜的餐廳「薩莉亞」,喝咖啡等於免費,付一百元(含消費稅),喝個幾小時都無人過問。這一百元值多少不知,反正就如小時候老母給的一分零用錢一樣。

附近便利商店裡賣的,坐著喝或一邊走一邊喝的咖啡,一杯從一百日元到近三百元不等,看你怎麼喝。

而走進環境舒適,喝了咖啡,還給你添水換茶的連鎖咖啡館「雷諾瓦」,七百日元起步。

所以,付六百元,值與不值,您自己指點啦,由不得俺來插嘴。

卻說,多少年前俺來到這世界時,人口不到三十億,如今呢,八十億。而居然有三十六億人用水不足,八十多萬兒童因飲水不衛生而喪命。

雖然說地球上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水,但是,可以飲用的,其實少得可憐。

水,生命的源泉。為水而戰、打得頭破血流也心甘的地區,可不在少數。

新聞國際版偶爾也會報導,共同擁有尼羅河的埃及和蘇丹,正在為水而爭吵不停,因為前者在上游建築了水庫而影響了後者的日常用水。

水源紛爭的何止中東,還有西藏水源,中亞等都面臨這些嚴峻的問題。

所以,如果有一天,這空氣製水器能像家用的自來水一樣,不用接自來水水管,一擰水龍頭,水即嘩嘩直流時,還會喝不乾不淨的泥漿水嗎?即使地震、火災、乾旱等災害撲向人類的時候,不是也能解決嗎?

可惜,現而今空氣製水器僅能用於露營、休閒,只能充點咖啡之類,用途有限。有朝一日,災難臨頭的時候,口渴難耐的時候,有這麼一個神器在身邊,生命便能得到保證。

所以,一點也不差,島國人會做生意。

不只會做生意,還有個放長線釣大魚的前景,目標:多少年後。正如卡拉OK、袖珍收音機等如今依然盛行一樣。

(三)

愛讀《儒林外史》的您一定還記得那書裡有一位善詩書、重名節的常州才女沈瓊枝,因不從鹽商宋為富,父女遭迫害後隻身流落金陵,後被鹽商狀告逃婚,兩公差押送她去江都途中,竟厚著臉皮向姑娘要錢,理由:都像你這一毛不拔,我們喝西北風去啊!

喝西北風,就是一毛不拔,或者什麼都沒有。但是,澀谷的西北風竟啪嗒啪嗒滴出了水。

來杯西北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