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清雄
文/林清雄
「你有沒有認識在某領域的名師?」同事問我,她想深入研究,將來也許會往該方面發展,成為達人。
想了想,跟有名氣的老師學習,學費不低、時間難排,以她現在的薪資收入,負擔會太高,時間也不易配合,我就依自己的觀點分析給其建議。
老師有名氣,當然有他成名的原因與能耐,但也有可能,一者他們的教法與論點,並不適合每一位學習者,若跟他學了很久,覺得沒領會到或「留一手」的話,可能就會繞了遠路;二者名師也可能是「名過其實」,並非內外兼修的可跟可學之士。
我跟她說,任何學習不只是外在技能的精進,更大的「名器」,是來自於內在潛藏的修為。與其現在四處尋找名師,為何不「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名師」或將來「成為他人的名師」呢!
我建議她開始做自我學習的規畫,有步驟地先上網廣蒐資料,從基本功開始紮穩馬步,不間斷地鍛鍊技能與磨練心性,遇到問題再去找解答,建立自己一套有邏輯的、可驗證的理論基礎;建構自己一系列有效、實用的真功夫,再去請益各方達人,修正,再精進。
靜思,與那位一直認真學習同事對話的機緣後,我對她說的那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名師」,似乎也是對自己的提點。
數月前,我終於開始過退休生活,也用這句話激勵自己,讓日子無縫接軌到充實快樂的退休生活,也用繪畫啟程,走在「成為自己的名師」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