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台灣風情】台籍日本兵的悲哀

撰文/邱秀堂 |2024.05.09
181觀看次
字級

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八年中,日軍徵集台灣人前往前線,大約三十萬人。其中有通譯、軍伕、特務、御用商人、軍人等等,種類繁多,不勝一一列舉,連女打字生、女護士都有。

侵略戰爭一開始,日軍立即在台灣徵集通譯和軍伕,等到中國大陸上占據若干地點後,也開始徵集特務人員、御用商人及其他。這些人都叫「囑託」,是額外委託人員的意思。

台灣光復之初,流行對台灣人有惡意的謠言,謂:「台灣人在日軍中只能當個挑夫。」此說與事實不符。台灣人當「囑託」,其中也有人當大本營的「囑託」,大學畢業的「囑託」,普通是少尉待遇。至於軍人,在陸軍當到軍醫少尉為最高,海軍還不止少尉,有人當過更高的軍階。

如前所述,戰爭剛開始時徵集台灣人的特務、御用商人及其他人員,統稱為「軍屬」,意謂非正式的軍人,是軍隊的屬員,與軍人有所區別。 

到了日軍偷襲珍珠港,與歐美列國作戰以後,由於兵源不足,不得不徵集台灣人為士兵。於是,就採用極卑鄙齷齪的志願兵制度。

先由官方派人訪問學生的父母,強迫他們蓋章並表示:「希望兒子當兵、為國捐軀。」然後再向兒子說:「你父母都希望你為國盡忠,你應該順從父母之意。」這樣子,志願兵就一天比一天增加了。 

報館也配合刊登志願兵的愛國美談,如東京《朝日新聞》登有一位志願兵談話:「帝國讓本島人當兵衛國,於我們乃一大光榮,我們認為應該更早就要如此,今天才開始當兵,為期太晚。」當然這樣的談話,是報館或軍方編造的。

台灣總督府為了控制在東京念大專的台灣學生,早就在東京建了「高砂寮」,以廉價優待台灣學生住宿。到了志願兵制度開始,就用上述卑鄙的方法,使該寮的學生志願去當兵。一切手續辦妥後,由總督府官員引率他們,並由某台灣名人陪同,前往日皇居住宮城外的二重橋行禮,高喊「天皇陛下萬歲」,才算禮成。

志願兵不能解決兵源不足的問題,於是在台灣也施行徵兵制了。但為時太晚,徵兵制未能發揮功能之前,日本帝國主義便戰敗投降。

台籍日兵中,軍屬的內容複雜,不得不特別加以說明。在戰爭中,日軍各部隊都有聘請囑託之權,或是海軍艦隊,或是部隊聘請,但日本的陸軍省、海軍省並無紀錄。

囑託除了被強制徵集者外,自願拜託日本軍方聘請的,為數也不少。因為日本人去中國不必領護照,總督府卻規定台灣人到中國必須用護照,所以有些想去中國經商的台灣人會拜託軍方聘為囑託,進入中國後就立即解聘。  

在台灣,警察常欺凌台灣人,因此台灣人喜歡當軍方囑託,一旦為軍方囑託,警察就管不到他的行動。很多台灣人寧可找日軍也不選日警。  

上列通譯、軍伕、特務、御用商人、志願兵、徵兵等各種人中,除御用商人外,大多是戰爭的受害者 。有一些御用商人和少數通譯、特務是受益者,他們在大陸淪陷區渾水摸魚,得到不少經濟上的利益,到光復後在台灣辦起各種事業。但這究竟是少數,給日軍徵集去的,大多數人都備嘗戰爭之痛苦,甚至於陣亡於異鄉。所以日本政府對台灣日本兵應作該有的賠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