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防災食物 打開即食最重要

陳玲芳 |2024.04.09
16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是地震發生頻繁的國家,準備地震防災包有其必要,尤其0403花蓮大地震後,防災、避難準備更是有備無患。消防署提醒,避難包應裝有7大必備物品,首先不可或缺的兩樣,是能維持生命的食物與飲用水,且應備足3日份。營養師高敏敏,也提出食物準備指南,應遵守6大準則。

消防署指出,逃生避難3原則為:穿鞋、戴安全帽、背避難包(地震包),包內建議置入7大必備物品,除了食物、飲用水、禦寒衣物、急救藥物,其他3樣分別是哨子、手電筒、粗棉手套。哨子及手電筒,可以提高在黑暗中獲救的可能性,粗棉手套如同穿鞋護腳、能夠避免雙手遭碎玻璃或瓦礫石堆割傷。

營養師高敏敏說,準備防災包內的食物的6大準則為:方便攜帶、耐存放食物、可常溫保存、清淡食品優先、不需烹煮為主、不易引起過敏。

簡單來說,就是選擇「打開即食」的食物,不用加熱、不用其他工具,是最適合的防災食物,

「主食」部分應優先選擇:吐司、麵包類、蘇打餅乾;次要選擇:泡麵、玉米罐頭、麥片。

再來,是維持人體機能很重要的「蛋白質」,優先選擇:豆乾、保久乳;次要選擇:冷凍毛豆、調理包。

接著,是含有膳食纖維的「蔬果」也要準備。優先選擇:小黃瓜、香蕉、蘋果、蔬果汁;次要選擇:蘑菇罐頭、番茄罐頭、鳳梨罐頭;天然的維他命C、植化素,可以對抗面對災情或疫情時緊張的壓力、幫助抗發炎。另外,也記得要有充足水分。

當然,也可以在包包裡放上巧克力、堅果棒、小包的鹽巴或糖果,必要時補充營養與能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