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先人】向祖父的青春致敬

文/莊曉明 |2024.04.04
229觀看次
字級

文/莊曉明

我從沒見過我的祖父,只聽聞他的過往片段。如今,我已年近半百,在生命長軸裡,我活得歲數比祖父長。

祖父的人生在三十歲那年因病戛然而止,對於他的過往,我實在太好奇了,畢竟在日治時期,可以在台南刑務所擔任作業教手,指導受刑人學會木工一技之長,顯示他應該有受過一定基礎的教育,可惜的是,包括他的妻兒,無人知曉他年輕時的求學經歷。於是,我決定拾起考古的鏟子,把深埋在歲月底層的祖父歷史,逐層挖掘。

起初毫無頭緒的我,一直深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信念,這趟溯源的起點,就從申請祖父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開始,循著他居住過的幾個地址按圖索驥,其中一筆寄籍烏山頭的線索,拉開他年輕時就學的序幕。

我從他出生、結婚日期去反推時間,然後開始在浩瀚文獻裡去爬梳可能就學的幾個學校,終於在昭和十年五月四日的《台南新報》中,找到祖父考上第二屆台南州立農業國民學校嘉南塾的名單,共取二十名,台籍學生只有八位。看著這份榜單,我也彷彿走進祖父飛揚的青春歲月裡,出神地望著他的求學模樣,朦朧輪廓最後定頻在那個場域中。

今年的清明祭祖,我會帶著當年祖父考上嘉南塾的合格榜單,到他的靈前向他報告:「在光陰長廊裡,您努力走過的步伐,我找到了,用這份榜單向您的青春致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