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長期追蹤1~3歲幼兒睡眠狀況,並分析睡眠與發展的關係,昨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智庫辦公室公布數據,調查結果顯示,台灣3歲幼兒已達1成嚴重睡眠不足;且晚睡比率更是偏高,近60%的3歲幼兒晚睡。
歐美研究發現,隨科技進展及教育普及,兒童的睡眠總時長在過去數十年間,持續呈現縮短的趨勢。各項實證研究皆顯示睡眠不足對認知、生理、心理上會帶來負面影響;兒童時期睡眠品質,也可預測青少年時期心理健康與行為問題。
台師大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教授張鑑如指出,調查顯示,1歲幼兒平均睡眠時數為12小時又59分,2歲為12小時又14分,3歲則是11小時又38分;低於衛福部建議11小時最低標準,1歲幼兒達3%,2歲則接近5%,3歲更是超過1成、11.8%嚴重睡眠不足,嚴重睡眠不足比率隨年齡成長而倍增。
研究建議,孩童應於晚上7至10時就寢,若以最低標準11小時推估,則建議晚上9時30分前就寢且不應超過晚上10時,提供多元學習環境並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以提升孩子睡眠品質。
張鑑如表示,晚上10時前就寢的孩童,發展顯著優於晚睡者;睡眠充足的孩童,發展也優於睡眠不足者,且易產生跨時點影響,1歲時睡眠不足,其影響可能到2、3歲。
家中提供愈多元的學習環境,孩子睡眠品質也會愈好。多元的環境包含了拜訪親友、到住家外面看看玩玩、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看書,以及讓孩子玩按壓、抓取、踢腿、推、拉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