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今日起漲,45萬家工業用戶1年新增690億元電費,貢獻這波新增電費8成6。圖為台北市區一處高壓電塔。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電價自今日起調漲,據台電估算,這波電價調漲,民生及小商家挹注108億元,工業用戶承擔較大調幅,整體工業電價平均調幅12.7%,預計產業界1年新增690億元電費,占台電全年新增電費收入的8成6。其中光是台積電一家,就貢獻新增電費收入的2成2。
此次電價調整,經濟部依產業景氣及用電情況,工業電價調幅在7%至25%間。不過工業電價仍未漲足,2023年底台電售電成本為4.17元,這波調整後工業電價由平均每度3.38元提高至3.81元,調幅12.7%,工業電價與台電售電成本差距仍近1成。
另針對年用電量5億度以上、用電連續2年成長的用電大戶,依其年用電量分為5億至50億度、50億至100億度、100億至150億度、150億度以上,分別適用15%、18%、21%、25%調幅。適用這類的用電大戶僅10多家。
其中,包括記憶體、晶圓代工、高鐵、台鐵等10多家用電量逾5億度大戶適用15%調幅,僅台積電1家年適用25%調幅。上述這10多家用電大戶全年挹注台電241億元電費收入。簡言之,台電光是從這10多家用電大戶,就能增加241億元營收,對改善台電財務有明顯挹注。台積電若以2022年年用電量210億度計算,這波電價調漲,台積電新增177億元電費。
此外,日本《讀賣新聞》3月31日引述九州大學相關人士報導,台積電4月將和該校簽諒解備忘錄(MOU),以在半導體領域合作培養人才及研發。這是自台積電前年落腳九州熊本縣以來,首度與日本的大學締結協力M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