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建議國人適齡生育最重要,就算選擇凍卵,也要盡早規畫生育的時機。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隨著生育年齡延後,愈來愈多育齡女性對於「凍卵」詢問度增加,認為趁年輕保存卵子,對於延後生育就有絕對的保障。衛福部國健署,解惑國人對「試管嬰兒」常見迷思,告訴大家關於使用人工生殖技術「不可不知」的3件事。
國健署引用內政部2022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31.43歲,與20年前的26.9歲相比增加4.53歲,而初次生育婦女當中,35歲以上占四分之一。
儘管人工生殖可以幫助不孕婦女一圓求子夢,然而卻應先釐清三件事:「凍卵無法改變高齡懷孕風險 ,適齡生育才是關鍵」、「胚胎植入不是愈多愈好,多胞胎母嬰風險大」、「善用人工生殖技術,助您好孕有補助」。
醫學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的卵巢功能及卵子品質會逐漸下降,使卵子不易受精、胚胎染色體異常的情況隨之增加;35歲以上孕婦流產、早產的機率較高,孕期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風險也會增加,胎兒出現先天缺陷或低出生體重的機率亦跟著上升。
儘管透過凍卵保存了較年輕、品質佳的卵子,身體的老化終究不會停止,高齡懷孕的風險不會因為凍卵而消失,即使卵子解凍順利受精形成胚胎並植入,後續懷孕和生產風險仍存在。
根據國內外統計資料,凍卵可能導致生育決策延後,為降低媽媽和寶寶健康風險,國健署建議國人適齡生育最重要,就算選擇凍卵也要盡早規畫生育的時機。
國健署提醒,年齡為影響生育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不論男女,生育力皆隨年紀增加而下降,且對胎兒健康有不良影響機率也隨年齡提高,應把握女性25-35歲、男性40歲前黃金生育期。詳情請上國健署官網【試管嬰兒補助專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