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作家】 撕畫‧油畫‧小說‧電影

文/絮羽 |2024.03.21
846觀看次
字級

文/絮羽

月前,作家黃春明出席台北國際書展「創作是永不歇息的遊戲」講座,他表示,只要肯提筆,永遠有寫不完的故事。不久前,他出版《撢亮星空的菅芒花》,書中呈現詩與撕畫作品,事實上,他對撕畫的興趣甚早,一九七五年由吳祥輝出版《拒絕聯考的小子》的封面正是黃春明的撕畫作品。

另外,他也有油畫方面的創作。例如一九八四年他畫的〈自畫像〉,翌年成了他在皇冠出版的小說集《鑼》的封面。《鑼》描寫的背景是一九七○年代的台灣社會,原以打鑼作廣告維生的故事主角,因擴大機的發明而失業,主角勉強混入協助喪事的行列混口飯吃,後來有機會再度重拾打鑼工作,卻因他刻意誇大表現而自毀前景。黃春明曾在一則訪談中表示,創作當時他住在宜蘭,與鄰居孩童們很有話聊,他在完成〈自畫像〉之後拿給孩子們看,問問畫得如何?孩子天真答道:「好像共匪!」黃春明趕在顏料未乾時在畫上刻字,他在畫上刻著作畫時的心境,談到他正在寫《莎喲娜啦.再見》的電影腳本,已苦思一個月。

《莎喲娜啦.再見》原本是黃春明在一九七四年出版的小說,他回想創作當時恰逢台日斷交的前半年,故事描寫日本經濟起飛時,許多日人到台灣的溫泉旅社消費,台人接待時表面上逢迎諂媚,其實內心有諸多悲憤與無奈,終在故事主角一次擔任翻譯時,藉雙方都不懂對方的語言時趁機亂翻,以侵華戰爭挑起日本人的愧疚,暗諷日本(殖民者)不懂反省、台人(被殖民者)不懂覺醒等。而這部小說之所以改編成電影,恰逢一九八○年代台灣電影工作者發起「台灣新電影」運動,作家小野曾在一則訪談中表示,當年其實是禁拍「黃土地、小人物」等社會寫實的題材,但他與吳念真當時在中影工作,就想策畫一系列的鄉土文學改編電影,試圖改變電影界的狀況。除了《莎喲娜啦.再見》,黃春明在一九六九年寫的《兒子的大玩偶》,也在一九八三年被改編為電影。

近年來,黃春明雖已耄耋,但他曾在一則訪談中提到,他腦中還記著很多故事。他還憶起兒時,他的祖母帶他膜拜夜空裡的明月,他表示自己早年沒有宗教信仰,只是如今他仍會不由的朝月娘一拜,他表示感謝上蒼讓他這把年紀了還身體健康、頭腦清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