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之父 林昭庚勉學子立大志

陳玲芳 |2024.03.07
894觀看次
字級
中醫界大老林昭庚,2023年底出版新書,因基層醫師反對中醫專科制度、向他陳情,而取消發表會。今(7)日台北中醫師公會特別為他盛大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林昭庚是台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學博士,也是第一位教育部審定的中醫學教授,2022年高票當選中研院第33屆新科院士。身為中醫界大老,林昭庚2023年底出版新書,因基層醫師反對中醫專科制度、向他陳情,而取消發表會。今(7)日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特別為他盛大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

窮小孩胸懷大志

《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由中央大學及遠流出版共同發行。新書講述的是林昭庚個人一生磨練自己,用以安身立命的信念和態度,期能啟發年輕學子不自我設限,胸懷大志、勇於開創人生夢想的勵志故事。

林昭庚,1947年出生於彰化農村窮苦的鄉下小孩,用布巾包課本綁在肩頭上,赤腳走路上學,為求生奮鬥「一關過一關」,考上中國醫藥學院、取得中西醫雙執照;當他拿到全台第一張中西醫診所開業執照,即開始免費治療貧困人家。

歷經內、外、婦、兒科及北榮針灸科後,展開針刺安全深度研究,四十歲不到,已站上國際舞台,成為針灸學新秀,選擇回到母校擔任教職,卻十年教職不領薪,成為大學教育界的傳奇。

獨特的人生哲學

自古學習中醫者,除了精通岐黃之術外,亦都涉獵老莊、儒學、易理,林昭庚對易經、紫微斗數、八字命理很有興趣,在一次為自己排命盤時,竟然推算出「只有39歲陽壽」,這讓他更無法坐視時光流逝,除了更努力鑽研學問,也常將收入捐助窮人,35歲即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他以父親叮嚀的話,期勉學子「在人生旅途上,有兩種東西,一種是自己擁有的,一種是別人給你的;自己擁有的才是真的,如果是踮起腳尖才能拿到的東西,絕對不要拿!」

圖/記者陳玲芳


新書發表會由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源泉引言,並邀請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黃進興、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永兆,以及編著者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皮國立等人出席(上圖),分享林昭庚在學術和公共事務方面的貢獻,以及其獨特的人生哲學。

當代儒醫中研院士

黃進興表示,此書是勵志向上的個人追憶,也是林院士如何將傳統中醫的知識體系「現代化」與「國際化」的見證。林昭庚學貫中西醫術,以針灸絕技行醫中外,聞名於世;其仁心淑世的楷模,堪稱當代「儒醫」。

執著於傳承精神,積累四十多年教學及研究經驗著書立論,編撰六十本專著,為針灸醫學立下千秋萬世的世界觀點,2014年以實證醫學站上世界舞台,獲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演講,並獲聘專家學者及諮詢顧問,從台灣走進國際。

蔡英文總統於2021年第91屆國醫節慶祝大會表揚林昭庚。圖/中國醫藥大學提供

2022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33屆院士,成為台灣第一位本土中西醫結合院士,對中醫界來說,首次有中醫代表進入中央研究院,意義極其重大深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