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柏緯/台中市台中二中一年二十一班
夜深了,我的腦海還在回味剛剛看的那場比賽,彷彿一闔上眼睛,就能穿越時空,回到紐約的廣場花園。滿場盡是驚天動地的歡呼、尖叫和吶喊,大螢幕上「林風暴」的英文閃閃發光。
林書豪從五歲開始,就時常在教會和朋友以及兄弟打球,也在爸爸的指導下練球,還會在假日參加兒童聯賽。在那之後,林書豪對籃球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在媽媽的嚴格要求下,林書豪開啟了兼顧練球和念書的日子。高中畢業那年,他向史丹佛大學提出申請,可惜魚沉雁杳,他只好轉到籃球實力不甚強的哈佛大學就讀,一邊打球,一邊攻讀經濟學。由於哈佛是無奈之選,他的朋友還在調侃:「去了哈佛,或許會當上總統,但是肯定不會成為NBA球員。」
大學畢業後,林書豪選擇追隨自己的籃球夢,參加了第一次NBA選秀,卻慘遭滑鐵盧。之後,林書豪在夏季聯盟的表現不同凡響,很快的便和勇士球隊簽下合約,不過卻遲遲等不到上場機會,就這樣在發展聯盟和NBA來回穿梭。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林書豪的籃球生涯並不順遂,但他的心意始終堅定,總是最早到達球館自主訓練,最後一個離開。即使如此,上場的時間依舊屈指可數。
俗話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那個夜晚,林書豪意外獲得上場機會。當時,他大聲的指揮隊友跑位,他的衝刺為隊友送上助攻,如同三軍統帥一般,指揮若定,竭盡全力往內線突破,好似一把利刃,撕裂對手的防線,這樣的進攻不斷的重演,觀眾們不得不額首稱慶。在一場比賽中,林書豪在末節力挽狂瀾,反超比分,挽救連敗的球隊,成為眾人眼中的英雄。
林書豪,一位被看低的奮鬥者,透過鍥而不捨的努力、拚搏,用一場比賽驚豔全球,將長年累月的汗水和夢想化為現實,創造了自己的神話。他那一刻的表現,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