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牙齒清潔 牙口健康可降低失智風險 王淑芬 |2024.02.15 語音朗讀 5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擁有好的牙口不僅能享受美食,還會降低失智風險,醫生提醒餐後徹底清潔。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擁有健康的牙齒不僅有口福、享受美食,還會因為上、下排牙齒的的咀嚼和撞擊刺激大腦神經,降低失智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8020計畫」希望80歲長者至少保存20顆能正常咀嚼的牙齒,才能有好的生活質量。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牙醫部贋復補綴科主任藍鼎勛今(2/15)日指出,牙齒的清潔保養非常重要,提醒民眾要留意牙口的健康,即使牙齒出現小缺口或裂痕,都可能因為漠視而出現破口、缺牙等情形。藍鼎勛表示,不管是自有牙齒或是使用假牙都要注意清潔,善用牙刷、牙間刷、牙線、沖牙機等,360度的全方位清潔。他說,口腔有約400種細菌,一旦牙口有清潔死角、破口等就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持續蔓延,造成牙痛、牙齒脫落等。他指出,門診就醫的民眾很多,以65歲長者為例,南部全口無牙的比例高於北部,而局部缺牙的情形很普遍的。資料顯示,逾65歲以上長者有逾7成的人有部分缺牙,逾6成因牙齒狀況而感覺咀嚼和吞嚥等問題而限制食物種類。世衛(WHO) 建議80歲以上者至少要保存20顆能正常咀嚼的牙齒,才能提高銀髮族的生活品質。圖/記者王淑芬藍鼎勛建議民眾飯後或吃完東西後落實清潔;擁有好的牙口不僅是好口福,也是高齡養生之道。他說,牙醫部及神經內科研究顯示,民眾透過食物咀嚼,牙齒的彼此撞擊,有助於大腦神經的刺激,降低失智的風險,建議餐後徹底清潔牙口。高醫同時推薦全口植牙治療已經進入「數位一條龍」的時代,透過科技影像擷取 、電腦資訊傳輪、軟體設計、智慧切削等步驟,讓民眾在植牙時更快速、精準及確實。科技一條龍的便利性,可以免除患者傳統印模的苦痛及不便。一年多前接受高醫數位植牙,67歲的李男分享便利和科技結合,他坦言過去因工作疏於牙齒保養,後來一年年的植牙,數年後卻因為牙齒的舒適度不足,導致進食囫圇吞,讓他對食物心生恐懼。「數位一條龍」的植牙方式,透過影像擷取再數位化傳輸及設計等。李男說,如今他能細嚼慢嚥食物,也能享受進食的美味及樂趣,更厲害的是還能啃甘蔗。另一名林婦也透過數位義齒的製作讓咀嚼更有力,即使咬食蘋果等食物也能俐落「卡嚓」有力。圖/記者王淑芬藍鼎勛說,高醫還有數位義齒典藏,民眾即使遺失假牙,經聯繫並找出數據,可以快速製成,確保患者進食及美顏的照顧。 前一篇文章 冬季癢好擾人 食療藥方助改善 下一篇文章 麩質過敏應檢測醫治 多吃原型食物可避險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災後清掃 慎防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每晚睡超過9小時 恐降低認知能力幫助憨兒 王建民任公益大使防蕁麻疹少吃辣炸物 注意衛生增強抵抗力在宅急症照護 1年收案3000人次吃深綠色蔬菜可護眼 戶外活動降近視風險 作者其他文章災後清掃 慎防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針線當筆布為墨 拼布展秀技藝2025佛光盃籃賽今開戰 16勁旅以球會友海藻養牛助減碳 高科大研究登國際為偏鄉學童圓夢 攝影師義拍畢業照智慧販賣機 進國小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