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明宗罷獵

文/嚴陽 |2024.02.14
172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長興二年(九三一),後唐明宗敕令將內廷五坊豢養的鷹隼全放回山林,以後朝廷內外都不得再進獻。

宰相馮道說:「陛下可稱仁愛及於禽獸了。」明宗說:「不是這樣。朕從前曾經隨從武皇帝打獵,當時正當秋季,禾稼剛成熟,有的野獸逃入田中,派人騎著馬去獵取,等到抓住野獸,禾稼已經沒有剩餘多少了。因此想到,縱放鷹犬去打獵有損無益,所以我不做那種事情啊。」(司馬光《資治通鑑‧後唐記六》)

所謂「五坊」,亦即唐代替皇帝飼養獵鷹獵犬的官署,乃是為皇帝不時出獵而存在。宋代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提及的「左牽黃,右擎蒼」,說的便是黃狗(黃)與蒼鷹(蒼)在狩獵中的作用。

而作為後唐皇帝的李嗣源,為什麼偏偏要將五坊豢養的鷹隼放回山林呢?宰相馮道的解讀是,出於李嗣源的仁愛之心──由人及獸的大愛之心,因此,他掌握時機誇讚了一句:「陛下可謂仁及禽獸。」誰知道,對於馮道這樣的說法,李嗣源居然斷然予以否定,並告以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年陪武皇帝打獵的過程中,看到老百姓的莊稼被大量糟蹋,讓他十分心痛。

李嗣源乃後唐的第二位皇帝,是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勗的父親、後被追謚為武皇帝的李克用之養子。因為驍勇作戰,並曾救過李克用的性命,所以當年割據一方的晉王李克用十分寵信他,狩獵時常將他帶在身邊。

而對於當年李克用為了抓野獸,不惜肆意踐踏即將成熟的莊稼,李嗣源顯然是有不同的看法。但他當時很可能並沒有對李克用提出諫言,而是讓這些想法全爛在了肚子裡。為什麼?李克用居於上,李嗣源位於下,兩人懸殊的地位讓他不敢隨便說話;即便把這樣的想法說出來了,李克用也未必能夠聽進去。

數十年過去了,現在的李嗣源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跟在李克用身邊的毛頭小夥子了。眼下的他已經是後唐的皇帝,一出口不是「聖旨」便是「金口玉言」,哪怕是宰相馮道,在他面前也只有唯唯諾諾的分。現在,他終於可以把當年敢想但不敢說的話說出來了。

而我們從明宗李嗣源說的這番話,不難看出他對老百姓充滿了同理心,對於在狩獵過程中損毀的莊稼也是有憐惜之情的──這可是維繫老百姓生活之所需呀!對心繫百姓、想做一個好皇帝的人來說,哪裡能為了自己逞一時之快,毫無顧忌地任性妄為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