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現身故宮南院 展出奇幻生物神獸 江俊亮 |2024.02.07 語音朗讀 7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戴洪〈鳳凰祥雲〉。圖∕故宮南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現實世界的動物,卻是中華文化裡的神獸,具有行雲布雨能力。為迎接龍年,故宮南院即日起推出「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展出龍、鳳、麒麟、狻猊、瑞麅、貔貅等神獸文物。故宮南院指出,「龍年新春特展」除了有不同的龍造型文物外,還匯集各種具有奇異能力的神獸書畫、器物、經典、織品與建築構件,從神獸的「長相、地位、特殊能力、出沒地點」等多樣視角,探訪古代神奇生物豐富多元的世界。圖∕故宮南院提供由於今年是龍年,其中一幅宋人繪的〈霖雨圖〉,畫中一條四爪金龍從雲間探出頭來,與海中的蛟龍對視,神龍見首不見尾,背景烏雲密布,讓觀畫者產生雨水可能隨時會落下的感覺,也將龍的威猛氣勢及呼風喚雨能力展現無遺。故宮南院表示,龍作為雨神,應與印度文化有關。印度神話中的巨大蛇神稱為「那伽」(Nāga),主司降雨,而佛經中「娑竭羅龍王」住在海中龍宮,隨著佛教東傳,「那伽」被中譯為「龍王」,並逐漸與中國傳統「龍」的概念結合,逐漸成為雨神。圖∕故宮南院提供此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鳳凰常常和龍放在一起,因此有「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章鳳姿」等成語。雖然鳳凰看起來像鳥類,但牠卻是一種由雞頭、蛇脖子、龜背、魚尾等不同動物身體部位幻想組合的生物,加上羽毛上的五種色彩,顯示「鳳凰」的不凡,清朝戴洪所繪〈鳳凰祥雲〉即為一例。圖∕故宮南院提供故宮南院指出,中國傳說中的「四大神獸」為龍、鳳、麟、龜,也稱為「四靈」或「四瑞」,除了龜之外,其餘三種均不見實物。《詩經》描述「麒麟」是一種身體像小鹿,尾巴像牛,頭上有一隻角的生物。清朝〈麟之趾〉畫作上的麒麟有鱗片,旁邊還有「火紋」,為清代的麒麟形象。圖∕故宮南院提供明人所繪的〈狻猊〉,相傳是一種會吃虎豹的神獸,其實就是獅子;自明代開始,也把「狻猊」列入「龍生九子」之一,成為神獸。畫中的獅子眉毛上有斑點,耳朵的毛特別長,這是因為古代畫家沒有看過真正的獅子,而是根據前人的畫作或描述所繪。清宮〈甪端香薰〉是以傳說中的神獸「甪端」為造型,身體微胖,張嘴露齒,模樣可愛。「甪端」的特徵為: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相傳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各國語言,常出現賢明君主在位時。圖∕故宮南院提供清宮畫師郎世寧所繪神獸〈瑞麅〉,其實就是白鹿。古代有「鹿壽千歲,滿五百歲則色白」的說法,因此白鹿被視為長壽的象徵。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蒙古貴族吉必力滾達賴送來一隻白鹿,正逢乾隆母親六十歲生日,由義大利籍傳教士兼中國宮廷畫家郎世寧繪製慶賀祥瑞。圖∕故宮南院提供明代〈蕤賓鐘〉上方有一隻神獸「蒲牢」,相傳「蒲牢」像小龍,喜歡鳴叫,因此鐘的提樑上會作成「蒲牢」的樣子,希望讓鐘聲能傳得更遠。此外,相傳「蒲牢」害怕鯨魚,若遇鯨魚會鳴叫更大聲,因此古人將鐘錘作成鯨魚的樣子,讓鐘聲更響亮。故宮南院指出,這次展出的「神獸現形」共有一百二十件,展出至七月二十八日,每個神獸都有傳奇故事與象徵意義,例如明代〈鰲魚花插〉與清代〈魁星點斗盆景〉有獨占鰲頭、功成名就的寓意,希望藉此特展拉近與古人的距離,理解古人對於擁有美好生活的祝福與想望。圖∕故宮南院提供 前一篇文章 最美水岸藝術 月津港、新營波光節璀璨迎春 下一篇文章 台南400系列動畫上線 說書人引眾走入歷史長河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4【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8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9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信為道本2025.09.0810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花開見佛2025.09.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明星揮棒助孤老強化寵物中醫術 女大生赴日研修教師齊聚南華 研習生命教育森里號.日出印象石岡熱氣球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