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短
文/蘋果
今天要介紹的主角來自遙遠的澳洲,是隻不會飛的大鳥——鴯鶓,牠們是獨特的動物,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鴕鳥,牠們以其特殊的外貌、生活習性和悠久的歷史而聞名。在澳洲的國徽上,除了袋鼠以外,也有鴯鶓的一席之地喔!
鴯鶓的外貌相當引人注目,牠們有著長長的睫毛,一身柔軟的羽毛,以咖啡色為主,在脖子上到頭上有一圈鮮豔的黑色羽毛,像是冬日的連帽圍脖,這也成為牠們的識別特徵,不過老了以後會掉毛,就會顯得有點逗趣。鴯鶓的身高約在一點五至兩公尺之間,體重約在四十五至六十公斤,雄鳥的體型通常比較小。儘管牠們保留了小小的翅膀,但已經無法飛行了,不過這些小翅膀的存在,也成為牠們在奔跑時的平衡器官。此外,鴯鶓的腳非常特殊,有三根腳趾,這使得牠們能夠在奔跑時保持穩定。雖然牠們和鴕鳥有那麼點像,但是千萬不要認錯唷!
鴯鶓是澳洲的特有物種,能生活在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中,但通常不包括密林和沙漠。鴯鶓非常擅長游泳,能夠橫渡河流,有時候也會在水中嬉戲。除了水性好以外,牠們還是跑步高手喔,速度可達每小時八十公里!牠們的食物相當多元,包括榖類、花朵、果實、嫩芽、昆蟲等,甚至也會吞下小石頭幫助消化。雖然鴯鶓有時會吃農作物,但牠們也會吃掉農田中的害蟲,使農作物能夠更好的生長。
我們通常會在寒冷的冬天進補,鴯鶓卻不同,牠們在冬季節食,這種習性與生殖習性有關,因為鴯鶓的產卵高峰期剛好在寒冷時節。台灣動物園裡的鴯鶓,會在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二月間陸續產下墨綠色且表面有粗糙顆粒感的蛋,平均每隻鴯鶓每兩至三天就產下一顆。當一窩蛋的數量達到約五到六顆時,雄鴯鶓會開始扮演負責保溫的好爸爸角色,降低進食次數,為即將孵化的蛋提供溫暖。
澳洲的民間甚至流傳著,鴯鶓是一種「雨神同行」的鳥類,牠們總是能精準預測下雨的方位,並且不遠千里的跑去。下次有機會到澳洲,記得看這有趣、溫馴且充滿驚喜的動物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