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exels
文/伃人
走到了七十歲,是一個「未來的路比回頭的路還短」的生命階段,故要默認老,接納老,但卻不可以懶;不然會消沉、會沒動力。如何不內耗自己,我曾經歷過不同階段。
以前,我一直希望生活路上有伴侶,除了親人之外,更奢望有懂我的知己,但難覓呀!
漸漸地,我才明白「自己做自己的知己,自己懂自己,自己安慰自己」,最實在,最安全。畢竟走到「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年紀,自己的內在更該穩定健全,要自己誇獎自己,自己責備自己,旁人的回應,不需在乎──這大概就是年輕人說的內在強大吧!
在我還不懂得要內在強大時,我曾經把夢想、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事與願違,是永遠無法實現的,所以說「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人的身上」。同時我也明白了「人生得意須盡歡」,然而失意亦能盡歡,隨緣安心吧!
要做個安樂自在的人,我認為信仰宗教會讓我們有原則,有方向能安住,我開始懂得不內耗自己。還有學習書寫,這對我有很大幫助,當碰到境界時的感觸,將靈感轉化成文字,背後的目的,療癒自己。
不同的階段,佛法與書寫都讓我不再妄自菲薄,期許自己學習香山居士「樂天知命,故不憂」,不再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