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積木 中國版樂高 |2024.02.03 語音朗讀 11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斗栱積木系列 「中國版樂高」創始人劉文輝將複雜精巧的榫卯結構,打磨成積木玩具,木屑紛飛間傳承千年技藝。圖/取自晚峰官網晚峰亭積木 「中國版樂高」創始人劉文輝將複雜精巧的榫卯結構,打磨成積木玩具,木屑紛飛間傳承千年技藝。圖/取自晚峰官網紫禁版斗栱積木 「中國版樂高」創始人劉文輝將複雜精巧的榫卯結構,打磨成積木玩具,木屑紛飛間傳承千年技藝。圖/取自晚峰官網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 「中國版樂高」創始人劉文輝將複雜精巧的榫卯結構,打磨成積木玩具,木屑紛飛間傳承千年技藝。圖/取自澎湃新聞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不用釘子,怎樣才能把各式各樣的小木塊搭成一個完整的個體,答案就是──榫卯。這是中國傳統木作的接合方式,木構件突出來的部分叫「榫」,凹進去的部分是「卯」。榫卯相扣,契合為一,體現6、7000年前古人的設計匠心與智慧。中國大陸浙江杭州有一名工匠劉文輝,在喧囂的網路時代靜心鑽研,將複雜精巧的榫卯結構打磨成積木玩具,木屑紛飛間傳承千年技藝,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被稱為「中國版樂高」創始人。據史料,早在距今6、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浙江就出現了使用榫卯結構的房屋建築。一榫、一卯相互駁接, 不用一根釘子一片鐵,一座房屋就能拔地而起,歷經地震、朝代更迭,使用上百年、上千年也不會倒塌。重現原始建築 致敬古代工匠48歲的劉文輝表示,他在2012年底,首次接觸到榫卯結構的古建築微縮模型,那是1棟1公尺多高的雙層閣樓,搭建得嚴絲合縫。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劉文輝腦海裡閃過一道靈光,「這麼好的東西不該藏在博物館,它應該被更多人接觸」。那一刻,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方向──把榫卯做成能夠拼搭的積木。古建築紛繁複雜,榫接結構更是各式各樣。起步階段,他選擇斗栱作為積木原型。斗栱是中國古代建築特有、集榫卯技術大成的特殊構件,上承屋頂,下接立柱,頂天立地。劉文輝從山西老家找了一個木匠師傅,學著做木工,開始純手工打磨斗栱積木。自稱解碼員 重新解讀古建築為了更了解斗栱,劉文輝翻古籍、查圖紙、實地考察,甚至去請教專家、聘請工匠。2016年,他考取了中國美術學院的研究生,並創辦杭州晚峰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後來,他更成立了一個設計、研發、製造團隊,開發的積木產品也從單一的斗栱,向更多元化方向發展。他說:「每個零件都與原始建築近乎一致,包括屋簷上的小瑞獸。這是我們致敬古代工匠及建築藝術的語言。」「晚峰」被各國媒體稱作「中國版樂高」,劉文輝坦言,他買過多款樂高,希望吸納其中優點,讓大眾更好地玩轉榫卯結構;他形容自己就像個解碼員,把榫卯的祕密、古建築的東西重新解讀,做成大家願意去玩,並符合當下審美及社會文化需求的產物,讓千年技藝不斷傳承發展。劉文輝說:「第一代產品,我壓在手裡4個多月才賣出一套。現在,我們的斗栱積木賣到了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把斗栱做成積木,是一件沒有人做過的事情,自然充滿了坎坷,但是劉文輝從來不曾懷疑過這條路。如今,「晚峰」的斗栱積木做到第7代,還在浙江的商場、大學、書店舉辦十餘場研讀活動,年銷售逾20萬套。但劉文輝心裡始終有個「目標」:要把一整套古建築結構從斗栱延伸出來。然而,一座完整的建築積木,需要成千上萬個零件,如何保留建築特色並製作更多的通用零件,是他面臨的最大挑戰。他說:「古建築是個龐大的課題,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完。我力所能及的只有不斷創新,讓榫卯這項古老技藝昇華為具有時代特徵的創新益智產品。」 前一篇文章 新制勞退大賺4786億 每人分紅逾3.8萬元 下一篇文章 紅海危機衝擊歐洲供應鏈 部分車廠停擺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印尼佛教學院 學佛交流會深度對話2025.08.0502佛光山尔有寺獲贈 兩岸藝術家阿彌陀佛書法2025.08.0403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2025.08.0404社論--慎防公共政策私盲化2025.08.0405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6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7人間音緣 多倫多佛光山音樂會 2025.08.0508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9【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10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2025.08.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花草拼貼藝術 花兔來許願國安危機 台灣人口連19個月負成長行醫30萬公里 村醫守護偏鄉 美國課徵晶片關稅100% 台積電豁免月球核反應爐 美拚2030設置微型屋行動 為無家者築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