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30萬公里 村醫守護偏鄉

 |2025.08.09
54觀看次
字級
辛平騎著摩托車穿行於蜿蜒山路,三十年如一日出診看病,用行動守護村民的健康。圖/新華社
辛平(左)為村民細心檢查,熟記每位鄉親的健康狀況,是村裡最可靠的健康守護。圖/新華社
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烈日,辛平始終背著藥箱奔走山路行醫。圖/新華社
辛平騎著摩托車穿行於蜿蜒山路,三十年如一日出診看病,用行動守護村民的健康。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在中國大陸山西省呂梁市太陽炙熱的高原上,鄉村醫生辛平從醫近30年,行走山野,躬耕行醫,他接診、出診患者5萬餘人次,以一名醫者的初心默默守護著3000多位村民的健康,居民親切地說他「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1994年5月,辛平從石樓衛校畢業回到家鄉下莊河村,擔起鄉村醫生的職責。自此,他便穿梭於蜿蜒曲折的黃土坡道,背著藥箱風雨無阻地為鄉親看病,三十年如一日。這條出診路,他走過無數次,騎壞了6輛摩托車,累積行程超過30萬公里,踏遍家家戶戶的山間小路,不讓任何一位村民被落下。

染病、悲痛中 仍堅守崗位

辛平熟悉村裡每一位老人的健康狀況。誰家慢性病復診、誰人藥快吃完、誰家老人需送診,他都記在心裡、落入診案手冊中。他感慨:「村民把我當親人,我不能辜負他們。」願將一生付故土,是他矢志不移的初心。

2021年疫情爆發,他與家人也染上病毒,高燒不退。但他仍咬牙撐著身體送醫送藥,從沒中斷工作。他說:「我放心不下村民。」

有一次,他的妻子剛因車禍過世,才第3天,他就接到急診電話。那是深夜,他強忍悲痛,走了5公里,為村民看病,等病人穩定下來後才回家照顧孩子。

不只醫術受到肯定,辛平也成為大家心中的依靠。村幹部和鄉親們都說,他是村裡的「守護神」,是基層醫療的榜樣,配得上「人民健康衛士」的稱號。

今年,辛平先後榮獲「白求恩獎章」(山西省唯一獲獎者)、「中國好醫生月度人物」、「呂梁市十大最美村醫」等多項榮譽。

他積極配合鄉村醫療服務整合改革,推動村衛生室四室分開(診斷、治療、觀察、藥房),提高醫療品質;三季居家訪視、健康檔案建立等一系列舉措,也讓鄉村醫療服務更加規範與專業。

改革不忘初心 推基層醫療

以辛平為核心的基層醫療團隊,將溫暖感染擴散。他每天清晨6時起床,騎上摩托車,穿梭山村間為村裡老人送醫、換藥,白天看診幾十號患者,夜裡還回答線上諮詢。

面對這三十年如一日的奔波與付出,辛平認為:「我只是把簡單的事重複做,重複的事堅持做,做得開心;我的心裡唯一裝的就是鄉親父老。」

辛平行醫三十餘年,從健行、騎車,他的身影始終在村頭巷尾穿梭。無數患者為他送來錦旗,感謝他用醫術換來生命的希望;村里老人更視他為「心中人的守護」,而他亦始終秉持「積德行善、立德行醫」的初心。

在新時代鄉村振興與基層醫療改革的大背景下,他的故事如一束恆久微光,讓人動容。他讓我們看到,真正的醫者精神不在於科技的高低,而在於責任與深情的長久堅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