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食物全利用 健康營養「龍」總來

陳玲芳 |2024.01.30
2020觀看次
字級
冬天吃白蘿蔔正當季,專家建議「蘿蔔皮」與「蘿蔔葉」都可善加利用,切莫輕易捨棄!圖/國健署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農曆春節將至,圍爐是闔家團圓的重要時刻,飯桌上各式山珍海味、澎湃佳餚,都是新年好運吉祥的象徵。但準備過程中,常出現採買過量,導致料理時的果皮、種籽、莖葉等食材廢棄量也隨之增加。其實,許多天然食材的部位,都有其特殊的營養成分,所以在新年開春之際,國健署教民眾運用巧思,善加利用食材,不僅增加年菜的營養健康價值,還能減少廚餘,環保愛地球,健康營養「龍」總來。

廚餘堆出千座高峰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2021年發表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中提到,全球每年浪費近10億噸食物,造成高達約44億噸的碳排放量,相當於1億輛汽車繞行台灣環島海岸線320圈,所產生的碳排放量。

根據環境部2012~2021年統計調查顯示,台灣來自家庭、餐廳、農產品、商品剩食所產生的廚餘回收量,每年平均約達到62.2萬公噸,約需要414.6萬個高1公尺、容量150公升的廚餘桶盛裝,而如果堆疊起來,其高度約等於1千座玉山最高峰。

衛福部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許多天然食材的莖、葉、果皮、種籽等部位也有其營養價值,例如南瓜的種籽就是很好的堅果類食物,富含鋅、鎂、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等;食材中容易被丟棄的大白菜外葉、花椰菜葉、梗(皮),也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質等。

台中「寧菠小館」主廚鄧玲如(右)設計的「步步高升好彩頭」,就是將整株白蘿蔔完全利用。圖/國健署提供


知食惜食有好彩頭

至於全榖和未精製雜糧更是天然食物全利用的好選擇,像糙米就比起精製白米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E等,這些營養素對於維持身體新陳代謝、減少自由基、提升抵抗力等都很有幫助。因此發揮巧思將食材入菜,不僅美味依舊,還能攝取多元營養素,「知食惜食」更是減少廚餘的好方法之一。

記者會以台中「寧菠小館」鄧玲如主廚設計的「步步高升好彩頭」,就是將整株白蘿蔔完全利用。別小看辛辣的「蘿蔔皮」除富含維生素C,還富含十字花科蔬菜特有的異硫氰酸酯類物質,具極佳的抗氧化能力4,帶皮洗淨刨絲後,加糖烹炒去除外皮辛辣味,再充分與米漿混合,就可製作出美味不變的好彩頭蘿蔔糕。

另外,一般都當廚餘丟掉的「蘿蔔葉」則富含β-胡蘿蔔素及鈣、鐵等營養,只要稍加醃成雪裡紅,與豆干、杏鮑菇等食材一起包入水餃皮,就是一道好吃又圓滿的「招財納福金元寶」。

由左至右為「好食課」營養師楊哲雄、「食在覺悟」主廚松下香蕉、「寧菠小館」主廚鄧玲如、國健署長吳昭軍、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與社區健康組組長李嘉慧。圖/國健署提供

國健署溫馨提醒,年節採買前,不妨先列好清單,才適量購買,避免浪費。多選擇有「產銷履歷」的在地農產品,並充分清洗,吃得安全有保障。善用天然食材各部位,再搭配「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原則,讓廚餘減量,營養加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