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堪為友】不尋遇見 山陀兒樹 文/德禪 |2024.01.28 語音朗讀 38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果實的果肉和種子 圖/德禪果序 圖/德禪山陀兒樹的小花 圖/德禪廣橢圓形葉片 圖/德禪山陀兒的樹葉在秋天會變紅 圖/德禪主幹 圖/德禪高雄熱帶植物園內的山陀兒樹 圖/德禪 文/德禪山陀兒(Sandoricum koetjape)是楝科山陀兒屬的高大落葉喬木,原產於馬來西亞植物區。株高可達50公尺,具有大板根。三出複葉,互生,葉軸長;廣橢圓形小葉,全緣,葉基鈍,葉端尾狀;先端小葉柄長於二側小葉柄。山陀兒冬季會落葉,老葉凋落前轉變為黃色或紅色,新葉則仍維持綠色。依據老葉的顏色,被認為有2個變種:黃色種和紅色種。每年在3至5月開花,小花20至80朵,聚生呈圓錐狀聚繖花序,腋生。花萼基部杯狀,先端5淺裂,黃綠色,被短柔毛;橢圓形花瓣5枚,偶見6枚,淡黃白色。雄蕊10枚,花絲合生呈筒狀,雌蕊1枚,柱頭5淺裂。授粉後結球形漿果,7至8月成熟時淡黃色或黃橙色,掉落地上微開裂;果皮厚,外種皮成白色果肉,5瓣,類似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有淡淡香氣,酸甜。內含棕色種子1至5枚。白色果漿可食,略酸.種子則不可食。山陀兒係由原產地名稱(sandol)音譯而來,原產於馬來西亞植物區,範圍包括馬來半島、印尼諸島、婆羅洲、菲律賓諸島等。山陀兒最初被歸入楝屬(Melia),學名為M. koetjape;1789年德國植物學家成立山陀兒屬(Sandoricum),並將山陀兒歸入山陀兒屬,學名改為S. indicum。20世紀初,學名又被改為S. koetjape。近年來,園藝業者展售時將它稱為大王果、金錢果。2020年8月17日,泰國和馬來西亞共同以其泰國名字Krathon提交為颱風名,以取代山竹。 前一篇文章 可愛五指茄 下一篇文章 【歲朝插花】祥龍報歲 金瑞盈門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草木堪為友】馬尼拉欖仁 綻放一樹煙花【草木堪為友】山黃麻 低山溪谷的大哥【草木堪為友】麵包樹 會生麵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