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典故】五子鬧佛

文/宋玉澄 |2024.01.25
521觀看次
字級
彌勒佛的應對與心態,才是五子鬧佛的真義。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五子鬧佛」是傳統吉祥圖樣,也盛行在民俗藝術中,除了畫像之外,亦可以瓷、銅、木、玉石等材料形塑,廣受百姓喜愛。

也有人說是「五子戲佛」或「五子戰佛」,戲、鬧、戰等用語,端視觀看者的用心與角度。戲,有點玩笑;戰,有些嚴肅;我則喜歡鬧字,望著五個童子爬在笑口常開的彌勒佛身上嬉鬧玩耍,有一種闔家歡喜、其樂融融的喜氣。

五子鬧佛的「五子」,究竟各自代表什麼?有一說是福、祿、壽、喜、財,也有人說是財、色、名、食、睡等五欲,更有人主張五子就是「五福」:一壽、二富、三康寧、四修好德、五考終命。其實無論哪一種,重點都在於主角──大肚彌勒佛的應對與心態,才是五子鬧佛的真義。

佛教經典中,其實並無五子鬧佛的記載。傳說,五代時期雲遊四方的布袋和尚,身邊常有十八位童子相隨,當時有畫師覺得有趣,便在寺院牆上繪下了十八子戲彌勒的畫像。明末清初,十八童子少了八子;再到清末民初,十子又剩下一半。

顯然,五子鬧佛已預告了今日少子化的現象,孩子的數量隨著時代進步,反而遞減;當然,這不過是戲言。

隨著時間遞嬗,不變的應是人們對喜樂長壽的嚮往與追求,或是對惡習的戒惕除止;其終極目的,無非都是希望生命充實美滿,如彌勒佛般擁有大度、樂觀、慈悲與智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