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台灣鐵道文化系列(17-15) 京漢鐵路與京張鐵路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4.01.26 語音朗讀 6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京張鐵路:第一條中國人自行設計完工的鐵路 1910年,剛完工的京張鐵路,由北京通往內蒙張家口的鐵路,右上方沿山勢起伏的是八達嶺長城。京張鐵路由中國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設計,並且率領本國工程隊完成,是第一條中國人自己設計完工的鐵路,成為中國人科技才能與國家發展潛力的象徵。 詹天佑,1861年生,廣東南海縣人,天生聰穎,為首批留美幼童之一。1878年,以優異成績進入美國耶魯大學,主修土木工程和鐵路專業,見識了美國工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年代,也認識了鐵路發展對未來中國的重要性。詹天佑回國後,開始投入鐵路建設的相關工作,在英國工程師下見習,逐步升任地區工程師。1888年進入中國鐵路公司工作,逐漸展露不凡的才能。 1905年京張開工前,直隸總督袁世凱決定不用外國工程師,由本國工程師全權負責設計和施工。由於京張鐵路穿越燕山山脈,興建隧道必須鑿穿堅固的土質,外國工程師並不看好。詹天佑肩負重任並完成任務,成就令國際工程界刮目相看,也成為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第一位中國會員。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青龍橋站 青龍橋站位於八達嶺長城腳下,著名的京張老線「人字形」鐵軌一側,始建於1905年,是一個百年老站。車站現在類似一個小小的鐵路博物館,高大的詹天佑像聳立在站房邊。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灣鐵道文化: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 定價:3800元 讀友優惠價:28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向新世語文化洽購: 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京漢鐵路全線通車 1906年,京漢鐵路全線通車,由北京通往漢口,全線1214公里,是中國第一條貫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也開啟了中國大陸各地興建鐵路的風潮。 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光緒皇帝痛定思痛,提出救亡圖存之道,興建鐵路列為首項。湖廣總督張之洞提議修建北京盧溝橋至漢口的盧漢鐵路,清政府開始募資籌款,規畫鐵路興建事宜。列強財團競相爭取承辦,最後確定由比利時公司承建,北京的車站則由盧溝橋延伸到正陽門。 京漢鐵路帶動了華中地區農工業的全面發展,也促成了漢陽鋼廠的興建,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關溝 從北京城往南口,必須要經過關溝,這裡溪水潺潺,美名「彈琴峽」,峽中還建有關帝廟,很多外國人的遊記中都曾提到這裡。1905年修建的京張鐵路通過關溝,因為鐵路建設的需要在峽中傾倒了大量碎石。如今關溝內已經沒有水了,只留下一個詩意的名字。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京張鐵路:穿越八達嶺、居庸關與燕山山脈 1910年,剛完工的京張鐵路,由北京通往內蒙張家口的鐵路,穿越地質堅硬的燕山山脈,景色壯觀。 第二次工業化後,鐵路建造成為國家技術與物質能力的象徵,鐵路所帶來的人員和物質的快速流通,也促進了國家的發展。1905年,京張鐵路正式開工,分為3段工程:豐台自南口,南口至岔道城,以及岔道城經懷來到張家口。鐵路穿越八達嶺和居庸關的玄武岩、花崗岩地形,需要鑿穿4條隧道,施工極為困難。然而,總工程師詹天佑克服各種困難,1909年京鐵路全線通車,讓西方和日本的工程師大為驚嘆。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南口車站 京張鐵路連接北京與關外重鎮張家口,途經居庸關、八達嶺、沙城、宣化等地。由於站房數量較多,且大都是一些簡單的小站,不需要單獨設計,因此京張線上的站房外觀大同小異。照片中的南口車站,只有寥寥4人在等火車。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打破外國工程師預言的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全長200公里,始建於1905年,1909年建成完工,是中國第一條沒有外國資金和人員,由中國人自行籌資、設計、修建並投入運營的鐵路。 這條鐵路的總工程師,是早年以留美幼童身分畢業於耶魯大學的詹天佑,在他的主持下,以縮短2年工期、外國承包商1/5的預算,完成了這條工程難度極大的鐵路。其中,1082公尺的八達嶺隧道和200公尺的懷來大橋,原本都被外國工程師斷言,是中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不可能獨立完成的任務,青龍橋段的「人字形」鐵軌設計,更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創舉。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京漢鐵路全線通車1906年,京漢鐵路全線通車,由北京通往漢口,全線1214公里,是中國第一條貫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也開啟了中國大陸各地興建鐵路的風潮。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光緒皇帝痛定思痛,提出救亡圖存之道,興建鐵路列為首項。湖廣總督張之洞提議修建北京盧溝橋至漢口的盧漢鐵路,清政府開始募資籌款,規畫鐵路興建事宜。列強財團競相爭取承辦,最後確定由比利時公司承建,北京的車站則由盧溝橋延伸到正陽門。京漢鐵路帶動了華中地區農工業的全面發展,也促成了漢陽鋼廠的興建,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京張鐵路:第一條中國人自行設計完工的鐵路1910年,剛完工的京張鐵路,由北京通往內蒙張家口的鐵路,右上方沿山勢起伏的是八達嶺長城。京張鐵路由中國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設計,並且率領本國工程隊完成,是第一條中國人自己設計完工的鐵路,成為中國人科技才能與國家發展潛力的象徵。詹天佑,1861年生,廣東南海縣人,天生聰穎,為首批留美幼童之一。1878年,以優異成績進入美國耶魯大學,主修土木工程和鐵路專業,見識了美國工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年代,也認識了鐵路發展對未來中國的重要性。詹天佑回國後,開始投入鐵路建設的相關工作,在英國工程師下見習,逐步升任地區工程師。1888年進入中國鐵路公司工作,逐漸展露不凡的才能。1905年京張開工前,直隸總督袁世凱決定不用外國工程師,由本國工程師全權負責設計和施工。由於京張鐵路穿越燕山山脈,興建隧道必須鑿穿堅固的土質,外國工程師並不看好。詹天佑肩負重任並完成任務,成就令國際工程界刮目相看,也成為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第一位中國會員。打破外國工程師預言的京張鐵路京張鐵路全長200公里,始建於1905年,1909年建成完工,是中國第一條沒有外國資金和人員,由中國人自行籌資、設計、修建並投入運營的鐵路。這條鐵路的總工程師,是早年以留美幼童身分畢業於耶魯大學的詹天佑,在他的主持下,以縮短2年工期、外國承包商1/5的預算,完成了這條工程難度極大的鐵路。其中,1082公尺的八達嶺隧道和200公尺的懷來大橋,原本都被外國工程師斷言,是中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不可能獨立完成的任務,青龍橋段的「人字形」鐵軌設計,更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創舉。南口車站京張鐵路連接北京與關外重鎮張家口,途經居庸關、八達嶺、沙城、宣化等地。由於站房數量較多,且大都是一些簡單的小站,不需要單獨設計,因此京張線上的站房外觀大同小異。照片中的南口車站,只有寥寥4人在等火車。青龍橋站青龍橋站位於八達嶺長城腳下,著名的京張老線「人字形」鐵軌一側,始建於1905年,是一個百年老站。車站現在類似一個小小的鐵路博物館,高大的詹天佑像聳立在站房邊。關溝從北京城往南口,必須要經過關溝,這裡溪水潺潺,美名「彈琴峽」,峽中還建有關帝廟,很多外國人的遊記中都曾提到這裡。1905年修建的京張鐵路通過關溝,因為鐵路建設的需要在峽中傾倒了大量碎石。如今關溝內已經沒有水了,只留下一個詩意的名字。京張鐵路:穿越八達嶺、居庸關與燕山山脈1910年,剛完工的京張鐵路,由北京通往內蒙張家口的鐵路,穿越地質堅硬的燕山山脈,景色壯觀。第二次工業化後,鐵路建造成為國家技術與物質能力的象徵,鐵路所帶來的人員和物質的快速流通,也促進了國家的發展。1905年,京張鐵路正式開工,分為3段工程:豐台自南口,南口至岔道城,以及岔道城經懷來到張家口。鐵路穿越八達嶺和居庸關的玄武岩、花崗岩地形,需要鑿穿4條隧道,施工極為困難。然而,總工程師詹天佑克服各種困難,1909年京鐵路全線通車,讓西方和日本的工程師大為驚嘆。《台灣鐵道文化:歷史珍稀影像1890-1990》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800元有興趣的讀者請向新世語文化洽購:02-23684364shu4364@ms62.hinet.net 前一篇文章 【民俗典故】五子鬧佛 下一篇文章 【寬鼎畫語】玄龍獻金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09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說事後話猶恐當局者迷【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