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物流業男子長期搬重致肩膀疼痛到舉不起來,經檢查竟是急性鈣化肌腱炎即俗稱的「結石」。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從事物流業的李男,常常送貨、搬運重物,肩膀痠痛習以為常,但是近來卻痛到不舉且無法負重,經檢查是急性鈣化肌腱炎,右肩肌腱長出一顆鈣化點,即俗稱的「結石」,經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抽出鈣化物才緩解肩膀疼痛,並恢復了活動力。
李男到骨科醫院主訴工作常需搬運重物,長年肩膀反覆疼痛,但是近日加劇疼痛到無法入眠,甚至手都舉不起來。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復健科主任林純如今(1/23)日指出,造成鈣化性肌腱炎的原因很多,推測部分患者是肌腱損傷,因修復機制傳遞錯誤訊息,讓身體以為是骨頭損傷,造成鈣質沉積物卡在肌腱上,導致肌腱發炎、劇痛。
醫師指出,患者因手部痛到不能舉起與神經受損、中風癱瘓及肌腱斷裂有很類似的臨床表現,所以李男一度在診所被診斷懷疑是肌腱斷裂,但是患者到醫院做理學及超音波檢查,確定李男是急性鈣化肌腱炎引起的假性肩膀麻痺無力症候群。
她表示,臨床上有不少類似李男肩膀長結石的案例。她舉另一名60歲的張男,肩膀痛了2年,經X光檢查也是鈣化肌鍵炎, 肌腱長有一顆約1.7公分大小的鈣化點,曾接受過震波、復健、藥物治療,但效果有限。
林純如指出,肩膀鈣化肌腱炎就像肩膀肌腱長「結石」,傳統治療方法有電療、超音波,震波、中醫針灸、推拿等,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
圖/中正脊椎骨科提供
2名患者經以超音波導引的定位沖洗治療,把滿滿粉狀的鈣化沉積物抽洗到針筒內,終讓患者的疼痛獲得改善。
醫生強調,病患鈣化點如果愈大、病程愈久,超音波導引注射療程就需較多次數,但屬於初期,僅需要1至2次療程,症狀就可改善,呼籲患者一旦有肩膀疼痛等問題應起快就醫,以免影響生活作息。